可是,轉念一想,不對啊?趙維沒來之前,老爺我本來就是核心機構好不好?
偷瞄了一眼趙維,心說,這混蛋真不是東西,到了今天才看明白,一直被他耍著玩呢!
至於陸、江二人,更慘。還蒙鼓裡呢,以為贏了寧王。
慘...真慘!
......
——————————
情報很雜,並不是都有用,有些甚至就是官場八卦。
想在如此之多的情報中找到一點蛛絲馬跡,就如同大海撈針。可是,在這種推斷行為根源的情況下,這也是唯一的方法。
就是一份一份的看下來,把所有的情報看一遍,甚至是把主要情報背一遍。
趙維從欽察汗國的情報開始看起,他的主要懷疑還是在幾大汗國的詭異動向上。
沒有理由就這麼輕易地放棄與元朝的對峙啊?
而其他人也是一人抱一箱子,一人負責一塊兒。
趙昺拿的是窩闊臺汗的那一箱,看的津津有味。
張世傑負責伊爾和察合臺。
陳宜中、蘇劉義則是主攻大都傳出來的訊息。
張簡之和趙與芮負責東瀛四島。
就這樣,成王府客廳之中,除了悉悉索索的翻找之聲再沒了別的動靜,大夥兒整整看了一天一夜。
吃睡都在廳中,才把手頭的情報看完。
簡單休息,聚攏一處,趙維眉頭不展。
“欽察汗確實一點沒有向東探索的意思,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攻打羅斯國上。應該沒錯,五十歲以下男丁全部出征了。”
陳宜中則道:“老夫和蘇相把元朝近兩年的財務流出複查了一遍,對東瀛四島的軍費支出,確實不足以六十萬大軍橫渡大洋。”
張簡之,“東瀛四島方面,伯顏從祥興四年開始,先後派出了十幾波的探索船隊,其中有七波人到達了扶桑。”
“除了第一次和第二次探索到了時宗朝以北的地區,剩下五次都沒有繼續南下探尋。反而向內陸探索數千裡,找到了幾塊適宜放牧和農耕之地。看樣子,似乎沒有速攻時宗朝的打算,反而確實想要深入內陸,大行耕牧之道。”
趙與芮:“種種跡象表明,元人確實沒有大軍進扶桑的打算,那麼轉攻四川的可能確實很大。”
趙維低頭不語,沒道理!所有情報都依舊指向一個沒道理的結論,忽必烈要打四川!
可這說不通。更說不通的是,幾大汗國為什麼撤出邊境?
謝疊山看著趙維,出聲道:“殿下當早做決斷!”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趙維身上。
謝先生的意思很明顯,不管說得通說不通,打四川的可能性很大,是做決定的時候了。
可是,這個決定並不容易下。
放下兩年大計?放棄收服印第安人的想法?轉頭去鞏固四川的防禦?
不是不可以,可是萬一忽必烈沒打四川,而是繼續攻略美洲呢?
那就完蛋了!大宋失去了寶貴的兩年時間,可能面對的局面就是一步慢,步步慢。
沒有在西雅圖佈置防線,元軍輕易進入北美大平原,後果是什麼?
後果就是:再想防禦,再想收服印第安人也晚了,忽必烈不會再給你兩年。
失去中美洲的的人口屏障,也就是等於失去了一切,失去了南美的金礦。
四川那邊也掀不起浪花來了,美洲這邊更沒有大宋的立足之地。
這個結論容易下嗎?
難!!太難了!!
“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