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沒入陳老爺法眼。
“殿下就真的甘心...將這兩年大計落入他人之手?”
陳老爺開始拱火,“殿下一回來就勵精圖治,定下強國大計。如今,卻被蘇劉義等人把持,將殿下排除在外,難道就放下了?”
陳宜中可不相信,趙維這麼容易就放手了。
而趙維:“......”
趙維在想一個問題:
要不要和陳老爺坦誠相見,告訴他,蘇劉義、張世傑其實是他的人,他們是合夥坑陳老爺他們老哥仨的。
想了想,還是算了。這話要是一說出來,陳宜中得爆炸。
好不容易哄成自己人了,幹嘛要徒增變數呢?
“陳相。”趙維準備換個角度說服陳宜中。
“陳相不會以為,這真的是小事兒吧?”
“嗯?”
陳宜中挑眉,和兩年大計比起來,這可不就是小事兒嗎?
“寧王不會覺得,這真是什麼難事?什麼國之重事吧?”
不會吧?不會吧?
這不就是個銀鋪子嗎?而且還是不賺錢,只賠錢的銀鋪子。
“這麼說吧!“趙維組織了一下語言。
“陳相覺得,這個所謂的銀鋪子,能不能開起來,又能不能開的順利。”
只見陳宜中皺眉想了想,認真道:“倒是有些難度,畢竟殿下已經不在朝堂,想讓蘇劉義交出國庫那幾千萬金銀為本錢,這點就不容易。至於其它的難處,小問題,開是開得起來的。”
“開不開得順利嘛......”陳宜中沉吟,“只要殿下能頂住朝堂上的壓力,認賠下去,應該開的順利。”
“那就好!”趙維大讚。
至於陳老爺說的朝堂上那些阻力,呵呵,自己人,不叫事兒。
“就按陳相所言,開得起來,也開得順利,那咱們來舉幾個例子如何?”
“殿下請講。”
“就拿新崖山來說,不說把城中流通的金銀全部換成新幣,就說七八成的交易,不難吧?”
陳宜中又想了想,“不難!殿下如果隨時可以用新幣兌換金銀,那百姓也好,土人也罷,就不會有什麼顧慮,必用新幣而非金銀。”
金屬貨幣畢竟分量不輕,和紙幣沒法比,誰也不願意揣著好幾斤的銀子出門。
況且,交易結算也麻煩。不說人手備著銀秤,反正商家是必備的。買賣點東西,稱金銀就得折騰半天。
而且,還有一個最大的弊端,就是——金銀價貴,小額交易更麻煩。
一兩銀子也就大拇指肚那麼大一塊兒,可是,如果按舊宋的價值來算,值好幾貫錢。你就說,買兩個肉饅頭怎麼付錢吧?
這也是十八界會子雖然坑人,且現在扶桑大宋不缺金銀,卻依舊沿用不換的原因。
要是真像趙維所言,發行定額銀票,可以隨時兌換,打消百姓顧慮,那就避開了會子價值不定的弊端,會是一種很穩定的貨幣,百姓也願意使用。
“如果真像殿下說的,不怕賠錢給付利息的話,讓百姓和土人把家中結餘都存到銀鋪,也不成問題。”
“就算利息不高,可如果長年累月,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趙維跟他說,初定的是3分利息,年結。
也就是百分之三,存一百兩,一年後取出給103兩。
結果,趙維一聽,不由翻起白眼,年利率3%還不高?比後世的定期存款差不多了,很高好不好?
好吧,按這個時代來看,確實不高。
這個時代的利息是真的能吃人的,銀鋪外貸的利息是三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