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各方面的原因導致了高宗趙構從一開始,因為二聖的尷尬,到後來他穩固了朝局沒人提二聖了,可是百姓和士族又不幹了,致使一直到他退位,也沒殺回去。
而接位的孝宗雖然有心北伐,恢復祖宗基業。但是孝宗命不好,心氣兒正盛的時候,最後一位支援北伐的重臣李浚死了。
鷹派失去了核心人物,一下就弱了下來,再也沒能成氣候。
而張浚就是這文士所提到的張忠獻公,鄂王便是岳飛,至於韓忠武就是韓世忠。再加上吳玠、吳鱗,那時候的南宋,確實有反攻的資本。
小趙昺一套聽下來,心想,這位說的好有道理呀!
看向趙維,給了趙維一個還是皇叔來吧,我說不過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