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勝抬頭,看著趙維,“我師門之中只剩三個,不能再死人了。”
茅山上清宗,曾幾何時也是天下道門翹楚,門徒數百,聲勢甚大。即使到崖山海戰之時,也有數十人之眾。
可一場海戰,一場大都之行,陪趙維進四川的,就只剩下四個人。
而前幾日,王勝的一個師兄還染病西去了。
對於王勝的說法,趙維自是再認同不過。
這年頭,道士可都是人才啊!尤其是像王勝這種名門所出的道士,甚至可以說是全才。
這麼說吧,哪天翻開華夏曆史,你就會發現,從漢有道一門開始,歷朝歷代,基本一半以上的醫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化學家、地理學家、天文學家都是道士。
這是因為道門本身擇徒要求就高,而且是越高明的師父要求就越高。
不是什麼人都能當道士,得是師父覺得你有天賦,才會收你為徒。
有的時候,一個師父一輩子也找不著一個傳人。
至於什麼天賦...是全方位的天賦。
就拿茅山上清宗來說,首先你得有一副習武的好身板,然後還得有修習道法的大智慧。
也就是說,得是文武全才。
而追隨師父修行的過程中,詩書武藝、山醫命相卜,無一不學,無一不能不精。
所以說,王勝別看劍夠快,可這並不他最拿手的。
除了武功,這貨還是個醫道高手,這個時代的化學高手、數學高手,以及天文學大拿。
而且,由於習武的緣故,王勝對外傷和人體結構的瞭解,遠超於一般的中醫內科,還是個內傷兼修的醫學能人。
這種人,你讓他天天跟在趙維屁股後頭衝鋒陷陣,可不就是浪費了嗎?
“就這麼定了,回去你就進致知院!而且,我有一個大難題,要你來幫我解決。”
王勝一愣,“什麼難題?”
“一個內科惡疾,也許只有你能找到治癒的方法。”
“什麼惡疾?”
“腸癰!”
“!!!!”王勝一震,眼珠暴突,“我......”
趙維一笑,“怎麼?你不願意?”
王勝有這麼大反應其實是有原因的,就在不久前,王勝的師兄就是因急症腸癰而死。
而腸癰這是中醫的叫法,如果用後世西醫的說法,等同於闌尾炎,但不僅限於闌尾炎。
王勝聽了趙維的話,搖了搖頭,“不是不願意,而是我辦不到。”
在這個年代,腸癰致死率極高,屬於常見病中最容易導致死亡的病種。
慢性腸癰吃藥還可能有些用處,但希望也不大。
急性的,百分百死,沒救!神仙來了也白扯。
王勝的醫術還算不錯,但他也不認為,憑自己的醫術,可以找到治癒腸癰的良方。
卻不想,趙維賊兮兮地一笑,“沒關係,我可以幫你。”
王勝更愣,“你..?你怎麼幫?”
他可沒聽說趙維還懂醫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