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四十八貫中統鈔在益州能買五百斤鐵。要是有命運回釣魚城,就能換五百斤銀。
這等暴利,是個人就算得過來。百姓又不傻,誰不心動?
所以,在相公們看來,即使不去管民生,百姓自己也會想盡辦法把外面的物資運進來。
而且,這裡面還涉及到一個複雜的經濟學問題。
簡單來說,幾百萬兩的白銀流入元佔區,衝擊中統鈔,使得中統鈔的九十幾萬兩準平銀根本就沒法招架,等於被迫擴充準平庫。
到時,元朝只有兩個選擇:
一是,保持中統鈔的法定地位,任由白銀橫流。
那用不了幾年,全天下的產出會被大宋用廉價白銀洗劫一空。
就像幾百年後,白人用美洲白銀洗劫明清一樣。
二是,元朝發鈔。大量地發鈔和大宋一起洗劫百姓,那死的更快。
這還不像明清,可以封疆禁海,阻止外來白銀進入。這是在心窩子裡,想防都防不住。
這也是為什麼趙維近乎敗家一樣的花錢,卻沒人阻止的原因。
花去唄,花的越多,等將來爆開的時候威力越大,甚至不弱於百萬雄師。
但是.,話又說回來,那為什麼錢已經花出去了,六城也積蓄了這麼多白銀,百姓也看到商機,可還是缺物資呢?
因為,巴蜀沒人啊!
總共就八十萬戶,撐死200萬的人口(宋元之交,平均下來每戶只有2個人)。
再加上,趙維土改又吸引了一大批人。
現在巴蜀人口的分佈,除了大宋六城外,剩餘人口幾乎都圍繞在成都、重慶兩大主城。利州、潼川雖有少數,但實在不成氣候。
所以,人主要還是集中在成都和重慶。
可這兩地都是元人重鎮,哪有那麼容易,讓你進去再出來?
有錢也沒用,根本沒地方花。
歸根結底,還是流通。
趙維和相公就是找不到這個流通的渠道,而現在,讓一個釀酒的老漢給解決了。
“大功一件!大功一件啊!!”
王應麟激動莫明,“老人家,真是大功一件啊!”
釣魚城最不缺的就是土豆,拿土豆釀酒...這是個人才!
說的老漢莫明奇妙,咱釀酒不犯王法嗎?還是大功一件?功從何來?
正好趙孟禧從院外進來,一搭眼就發現,這幾個老頭兒今天有點不正常,一個個小臉兒紅撲撲的。
抽鼻子一聞,嗯?不對啊!
衝進涼亭,“酒啊?”
這貨抓起一個酒盞就給自己滿上,然後一飲而盡,爽快啊!
趙維則道:“來的正好,錦衣衛在成都和重慶是什麼產業?”
趙孟禧給自己又倒了一盞,回了句,“當鋪。怎麼樣?聰明吧?當鋪接觸的人面廣而雜,而且走動的銀錢也多,再適合不過。”
卻不想,王應麟來了句,“關了吧!”
“噗!”趙孟禧噴了,“為啥?”
他當鋪開的好好的,怎麼還讓關了?
可別小看了這兩家當鋪,暗衛遍佈各各階層,都有出入當鋪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