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前到的淶灘,謝明帶人折返,亮節則是留了下來。我料定你們會從劍閣入蜀,走水路過來。沒想到,真讓咱堵了個正著!”
眾人聞之哈哈大笑,氣氛甚是熱烈。
但王應麟顯然有點文人義氣了,聽聞楊亮節為了點黃白之物,還有糧種就跋山涉水,損失了一半的兵力,不由搖頭。
“這又何必?巴蜀天府之地,不缺上好糧種,至於金銀......”
無語搖頭,在老先生看來,金銀還不如糧種,有點不務正業的意味。
招來的只是趙維尷尬苦笑,“厚齋先生啊,您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啊!這批金銀可不是個小數目。”
文天祥一聽,也生好奇。
之前在路上聽趙維說過,有一批自扶桑運回來的金銀。只是文相公也沒當回事兒,更沒問具體多少。
現在提起來了,隨口問了句,“多少不算小數目?”
趙維挑眉,“白銀四十萬斤、黃金2萬斤。”
“多少!?”文天祥差點沒噎著,驚叫出聲,“那,那還真不少。”
王應麟也是傻眼,“這麼多?”
謝疊山也是頭一回聽說,“真有這麼多?”愣愣道,“元朝中統鈔的準平銀也才90多萬兩,你這已經相當於元朝人國庫存銀的一半。”
結果,說著說著,疊山先生一下就卡住了,覺得哪裡不對。
文天祥、王應麟也是腦袋嗡的一聲。
趙與芮更是瞪圓了眼珠子,臉色煞白地看著趙維。
四個老人家異口同聲,“是...斤啊!?”
趙維萌萌噠點頭,“對呀!”
“......”
“......”
眾人絕倒一片。
文天祥在心裡算了好幾遍,也沒敢把那個數字報出來。
實在太大了,文天祥連想都不敢想。
心裡納悶兒,那個扶桑就那麼富?趙維才呆了一年,就弄回來這麼多錢?
至於糧種,好吧,相公們又習慣性的開始傲嬌,什麼糧種嘛,也就那麼回事兒。
倒楊亮節,提起了糧種,對趙維道:“殿下,有一個事,我私自做主了。”
趙維,“什麼事?”
“在南川已經開始種植土豆了。”
大夥兒一聽,“土豆?是何豆?”
卻見趙維一皺眉頭,十分凝重,彷彿是天大的事一般。
“為什麼?”
楊亮節道:“第一,從新會出發的時候,馬員外只種了兩季,所得果實便都被我帶走了。殿下放心,一顆都沒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