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說過,重慶是山城體系的命門。
在失去重慶,張珏被俘的情況下,也就失去了補給線,這個時候的釣魚城被攻破已經是時間問題。
王立被困在城中,與外界隔絕,他想過慷慨赴死,可又不能。
因為,釣魚城和別的山城不一樣。城內除了守軍,還有數萬合川百姓。
而且,當年蒙哥汗死於城下,遺言就是它日城破,盡屠城民。
釣魚城和元軍的樑子是化不開的,王立手裡攥著的,不光是自己的命,還有城中十萬軍民的命。
也正是王立躊躇之時,熊爾夫人站了出來。
她講出了自己是熊耳的妻子,是元軍統帥李德輝的妹妹,勸王立投降李德輝。並許諾,能請兄長保住合川十萬軍民性命。
最後,王立投降,唯一的條件就是保住全城性命。
事情到了這一步,也沒錯。王立還是站著大義,為了百姓投降。不但無過,反而有功。
但是,王立沒想到的是,釣魚城的骨頭遠比他想象中的要硬。
就在他開城降元的同時,釣魚守軍,自其之下,三十餘將集體於江邊自刎殉國。
是的,這些忠國之士不能阻止王立投降,因為百姓是無辜的,他們有活命的權力。
可是,王立的選擇也不能被他們認可。
所以,他們選擇自決生命,既對得起百姓,也對得起家國。
而這三十多袍澤之死,便成了王立的夢魘,是永遠也好不了的痛。
他成了釣魚城守將中唯一活下來的那個人,成了貪生怕死的罪人。
自己都無法原諒自己!
那王立真的是貪戀美色,貪生怕死嗎?
不見得。
在張珏手下之時,王立是第一猛將。否則,張珏也不會把最重要的釣魚城交到他手裡。
降元之後,忽必烈對其還是很優待的,封為節度使,又有熊爾夫人陪伴在身邊。
但史書上說,王立後來也做出過復宋的努力,最後被忽必烈賜死。可見,他並非那般不堪。
而現在,趙維面對的這個王立,可比史書上鮮活得多,糾結得多。
他要留下,是在贖罪,更是在求死。
對於王立主動要留下斷後的請求,張珏也沒辦法,因為你勸不下一個只想以死了結的人。
他的心已經死了。
此時,見趙維走了過來,張珏也只是拍了拍王立的肩膀,以表送行。
老將軍不認為趙維能勸動王立,也不認為用在趙孟禧身上那一套對王立能有用。
但是,他沒想到,趙維會說出這樣一句話。
只聞他對王立說,“我要是將軍,便不會死在這!”
王立撇了趙維一眼,極盡嘲諷,彷彿在說,省省吧!
冷言道:“無需殿下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