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一見他來了,自是歡喜,讓人備了一大桌子好菜,都是趙維喜歡吃的。
難為老人家還記得。
趙維自不敢敷衍,明明用過飯,可還是又塞了兩碗飯進肚。
吃完飯,老太太照例又拿出一個小匣子,裡面都是貴重的首飾金銀。
“又缺錢花了吧?來,嬸子給你。”
趙維卻是不接,神情嚴肅地看著謝老太太。
“嬸孃,侄兒不要了。”
謝道清一陣無措,“怎麼...嫌少了?”
只見趙維搖頭,“不,多了...侄兒有一事要問嬸孃,您先坐。”
老太太被趙維攙扶著坐下,“侄兒想問,您願意在大都待著嗎?如果不願意,願意跟侄兒走嗎?”
老太太聞言,和善的笑容漸漸斂去,手中匣子也是無力地沉到大腿上。
“你要走了?”
“對,要走了!帶著嬸孃和先帝一起走。”
“呼......”老太太長出一口氣,也不說願不願意走,卻說出一句,“和嬸孃說說吧,楊妃,還有昺兒,他們現在到底在哪啊?過的好嗎?”
趙維一顫,“嬸孃...嬸孃早就知道了?”
謝老太太白了趙維一眼,在其肩頭溺愛地拍了一巴掌。
“自己的孩子,自己知道,也只有你這混小子會把東瀛人罵成是倭奴。”
“啊?”趙維一時沒反應過來,“我啥時候罵倭奴了?”
“看看?”謝道清又溺愛地白了他一眼,“從懷中拿出趙維在崖山唸的那段電視劇臺詞。”
好吧!趙維這才知道,自己以為隱藏的很深,其實早在老太太這裡原形畢露了。
“說吧,把你能說的,都說給嬸孃聽聽。”
於是乎,接下來的一個時辰,趙維把大宋小朝廷崖山之後的所有細節,都說給了謝道清聽。
老太太越聽越喜,從未如此開懷。
“扶桑國啊!世間原來還有如此仙境?真是天不忘我趙宋呢!”
趙維也有些激動,這些話他早就想對老太太說了,憋在心裡實在難受。
“等脫困之後,咱就把嬸孃送到那邊去,與小趙昺團聚!”
謝道清卻道,“元人佔了東瀛,不是航道都截斷了嗎?”
“沒關係。”趙維解釋,“咱們在那邊很爭氣,在造新船,探索新航線。要不了多久,就能真正的橫渡大洋了。”
“是嗎?”謝道清眼中現出憧憬,但卻搖了搖頭,“哀家老了,走不了那麼遠了。”
“能的!一定能!”
“好。”謝道清看著趙維點了點頭,“你去吧,去幹你該乾的事情,嬸孃支援你!”
“好!”趙維道,“那嬸孃先暗自準備,到時我派人來接你。”
“不用接。”謝道清笑著搖頭,“這贏國公府就在南門邊上,你救出文相,來這裡與嬸孃匯合不就好了?”
趙維自無不可,與老太太又閒聊一陣,說的都是扶桑見聞,聽得老太太心懷甚悅。
等趙維走後,依舊送他出府門。再折回後院,臥房之中已經多了一個青年人。
見老太太迴轉,將之攙扶入座,“孟梁終於按奈不住了?”
謝道清:“文相來年問斬,這是他最後的機會。”
抬頭看著那青年,“你去吧,去幫他盯著點,別出了紕漏。順便...順便幫哀家給疊山先生帶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