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海娃和趙曄說了趙維的全部計劃,“到時,咱們金澤再會!接上人,立馬送回老家去。”
馬二爺眼冒綠光,“一萬多工匠啊!就算不能都運走,可那三千刀匠卻是一個都不能少。”
海娃自無不可,倒是趙曄眉頭緊皺,插了句嘴,“既然工匠都在石川,那為何不在石川接人,而去金澤?”
馬二爺沒頂他,也是深以為意,“我們也覺得石川更方便些,可是....可是四哥說,直覺告訴他,北條時宗沒說實話,金澤肯定藏著大秘密。”
趙曄無語,看著地圖,心說,一個新建的佛寺,能藏什麼秘密?
給趙曄和海娃交代完任務,馬二爺和道長不敢多留,風風火火地又折返鎌倉。
而此時的鎌倉城也早已經動了起來。
沒了二城之憂,北條時宗一刻都不想停留,已經開始整頓鎌倉軍民,有計劃地向陸奧撤離了。
至於另一個牽制北條時宗的因素——天皇。呵呵,在得知趙維是議和使臣的時候,已經不是問題了。
天皇什麼時候投降,得由趙維和謝疊山決定。只要拖的夠久,給北條時宗留出足夠的時間撤離便可。
只不過,他沒想到,趙維在天皇的問題上,不僅僅是一個“拖”字就了事了,著實送了北條時宗一份大禮。
三日之後,趙維拿著北條時宗給伯顏統帥的回函,也準備離開鎌倉,奔赴金澤與石川戰場。
公函之中,北條時宗還算客氣,說他會慎重考慮歸順的可能。
其實還是一個拖字決,用來給趙維交差的。
臨行前一晚,幕府臣僚大大方方地宴請了大元使臣,相互客氣。
只是,趙維有些奇怪,這些天在鎌倉停留,有一位老熟人卻是一面都沒見著。
這人就是,北條時宗身邊的那個漢人幕僚——謝中原。
今日送行宴席,幕府上下皆有列席,謝中原自然也在其中。
可是,每每與趙維眼神交匯都有閃躲,似是不想與趙維有進一步的接觸。
藉著酒過三旬,所有人都醉眼迷離的機會,趙維主動坐到謝中原身邊,“謝兄在躲我?”
趙維就這性子,能直來直去的時候絕不繞彎子。
謝中原聞言,也無慌亂,向趙維舉了舉酒盞,“那中原就敬殿下一杯,只當陪罪!”
“......”
不遠不近,不鹹不淡,輕飄飄一句,既避開了趙維的問話,又顯出了足夠的客氣。
而趙維這就好像一拳打在了棉花裡,要多難受有多難受。
“到底怎麼回事?”趙維無語,“你我雖只是上次匆匆一見,但起碼都是宋人,也要親上不少,怎麼這次......”
沒等他說完,謝中原就將盞中之酒一飲而盡,苦笑一聲,“宋人...呵呵,殿下還是太抬舉謝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