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宋膽> 第97章 世界四大名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7章 世界四大名匠 (1 / 3)

東瀛武士刀在冷兵器時代無疑是一大利器,但是趙維看重的,還真不是武士刀本身。

畢竟傳承自唐橫刀的外形,不一定適應當下的戰爭環境,而且唐橫刀本身的作用也是儀刀。

他看重的是武士刀的鍛造工藝,那才是真正的財富。

......

宋末元初這個時代放眼全球,最頂尖的鐵匠群體大概可以找出四波人。

他們分別的是:大馬士革鐵匠、東南亞鐵匠、東瀛鐵匠和漢人鐵匠。

大馬士革鐵匠,並不是指大馬士革城內的鐵匠,而是指包括大馬士革在內的***諸族。

其中,還有後世印度、伊朗、阿富汗,布哈拉、土耳其等地的頂尖匠人。

他們會使用產自印度烏茲的特殊鋼材,經過不為人知的秘法冶煉鍛造,製造出一種肌理呈現花紋狀排列,美輪美奐且無堅不摧的冷兵器巔峰之作——大馬士革刀。

也就是後世所稱的“大馬士革鋼”或“花紋鋼”。

只不過,後世仿製的大馬士革鋼只做到了形似,在強度上遠不及一千年前的水平。

真正的大馬士革寶刀,已經失傳了。

在蒙古帝國征服西亞之後,這些身懷絕技的大馬士革匠人,有數萬人被蒙古人做為“匠戶”強遷至中原,落戶於燕趙門戶的匠城——保州,也就是後世的河北保定。

然後是東南亞鐵匠,分佈在後世新加坡、馬六甲、爪窪、婆羅洲、菲律賓等地。

他們同樣掌握著一種獨門的焊鋼技術,用天外隕鐵和普通鋼材交疊焊接、過火、鍛打。

這個過程反覆進行數百次之多,便得到了同樣擁有曼妙花紋的克力士鋼。

用其製成的克力士劍,就是進入火器時代,也讓荷蘭殖民者吃盡了苦頭。

全力一斬,能斬斷鋼製的槍管。輕輕推送,就可刺入人體。也是無堅不摧的存在。

放在宋元時期,如果製成中式的環首刀或者斬馬大刀,讓血頭那種大塊頭掄起來,重甲戰兵不說一劈兩瓣兒,也得跟剁豬肉似的。

只可惜,克力士劍的製造條件十分苛刻,需要隕鐵做為主要材料,無法實現量產。倒是他們的焊鋼技術十分有價值。

接下來就是東瀛鐵匠了。所制的東瀛武士刀與克力士劍、大馬士革刀,並稱世界三大名刃。

其實說簡單點,東瀛的鐵匠工藝離不開中原漢族的影子。

本身就是從中原傳過去的,經過了完全的舶來仿製,到歸化漢人工匠,再到本土工匠進一步發展的過程。

只不過,似乎倭人自古就很擅長抄襲,然後慢慢唬弄成他自己的東西。不光是兵器製造,文化、語言、文字無不如此。

到了宋末時期,東瀛的制刀工藝已經是完全脫離中原的制刀方式。

他們不但吃透了漢人古法鍊鋼的秘密,而且在這個基礎上,深入研究,形成全新的武士刀製造流程。

而且,也是先漢人一步發現,木炭鍊鋼要比石炭,也就是煤,更能提高鋼材品質這個規律。

也就是含硫量對鋼材強度的影響這個問題。

最後才是漢人鐵匠,準確地說是宋代鐵匠。

既沒有拿得出手的世界名刃,也把老祖宗留下的百鍊鋼、龍泉劍這些牛逼貨扔的差不多了,看上去好像有點廢。

但是,漢人的冶鐵技藝卻恰恰是這四大匠人之中,成就最高,貢獻最大的。

因為中原匠人解決了一個優質鋼鐵鍛造史上最大的難題——量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