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他全身心的投入,亦不放過每一個學習的機會,但也僅僅就是一個在快速成長的年輕人罷了。
他現在做的這些事,已經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難免有些生疏。
只不過,幸運的是,趙維總能遇到對的人。
崖山時,有江鎬、老大監、嚴老漢扶著走了一程;航向美洲之後,又是趙與珞、張師父、陸秀夫、張世傑幫他打下了基礎。
而回宋之後,便是有疊山先生一路護航。
與其說是趙維來改變這個時代,不如說是這個時代的那些人扛著寧王在砥礪前行。
而現在,疊山先生不在,親爹和張師父遠在美洲,趙維又遇到了這樣的突發狀況,可謂是在刀尖上起舞,隨時都有可能萬劫不復。
......
然而,趙維依舊是幸運的,因為他馬上要面對的那個老人,是這個時代最閃耀的一顆星,無人可望其項背。
他叫文天祥!
後人對文天祥的印象,大多隻停留在“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風骨與豪邁之中,謂之為千古英雄。
殊不知,英雄之於文天祥,只是其中一個標籤罷了。
他還有很多身份,少年紈絝、花花公子、全民偶像、超級高富帥、狀元之才、當世文豪。
除了這些,他還有大宋懟王、游擊隊長、危國宰相,甚至是十三世紀最牛叉的“大眾點評家”等等,眾多名頭。
如果說趙維這個穿越者可謂開掛人生,那文天祥的一生就是沒穿越照樣開掛的一生。
這老頭出生吉州廬陵,年少時和趙維一樣,也是紈絝子弟。仗著家裡有錢橫行鄉里,沒少給左鄰右舍添麻煩,廬陵城的小娘子們對其是又愛又恨。
恨的是他放浪不羈、處處留情的性子。
愛的則是是少年多金,風流倜儻。
這可不是瞎掰,史書雲:文天祥相貌堂堂,身材魁偉,面板白美如玉,眉清目秀,觀物炯炯有神。
正二八經的高、富、帥。
而且,更要命的是,文公子不光多金貌偉,還賊聰明,讀書學理過目不忘。
二十歲進京趕考就高中狀元,連同科的謝枋得也要甘拜下風。
其後,其父突亡,守孝三年。再回朝堂也不過二十四歲,開啟了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可以說,二十四歲到三十九歲這十五年,文天祥過的比那段花花公子的少年時期更為傳奇。
大宋懟王和一代文豪的名號,也是這十五年累積下來的。
文學上自不多說,可以與文天祥比肩的宋末文人只有兩個——王應麟和謝枋得。
至於懟王,上到天子,下到權臣,只要文天祥看不順眼,管你是賈似道,還是宋度宗,管你是大太監董宋臣,還是臺諫張志立,從上到下,從大到小,就沒有沒被文天祥罵過的。
以至於中樞都不敢留著他,只能年年在地方打轉。可是就這樣,文天祥還不服軟,到了地方依舊懟天懟地懟空氣。
賈似道實在受不了這個刺兒頭,讓張志立奏劾罷免,最後逼著文天祥三十七歲就辭官退休了。
本以為,這回無官無爵該消停了吧?
可是,賈相國萬萬沒想到,辭了官的文天祥火力更猛,藉助其文壇地位言辭更犀利,擁躉更多了,於民間的聲威更勝從前。
沒辦法,賈似道硬挺了不到一年,實在挺不住了,只能再次啟用文天祥,懟王就這麼風風光光的回來了。
然而,就在文天祥重回官場的兩年之後,蒙古大軍兵臨城下,謝太后傳詔天下兵馬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