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維的一番胡言,不得不讓忽必烈對史權的這份密報重視起來。
兩相印證,南方諸州的民情也許真如趙維所言,頗為嚴峻。
但,也只是嚴峻罷了,還不能讓忽必烈把民情與放殺文天祥聯絡起來。
且不說趙維的那些話是真是假,光是一個阿里海牙貪墨又能如何?如果民情四起真是因為這點小事兒,那忽必烈反倒好辦了....
他甚至都不用官辦阿里海牙,當下提筆急書,給阿里海牙寫了一封私信!大概意思就是:朕打江山要靠你們這些家臣鞍前馬後,坐江山卻還要依靠你們來維繫山河,真是辛苦你們了...
朕知道爾等於湖廣不容易,可多少也要為朕著想一二,如今江南廢弛,湖廣無望,還望海牙知朕之苦,為朕分憂.....把私藏的家奴農戶,給朕交出來!否則砍你狗頭!
沒錯!!
忽必烈連掩飾都不帶掩飾的,直接罵,直接要人!因為跟他就不用客氣!
阿里海牙那是從忽必烈的貼身侍衛做起,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正經的家臣私將,你跟他客氣了,他反倒不自在。
直白幾句,更顯親近。
至此,這事兒就算過去了,忽必烈沒有大驚小怪,更無徹查之心。
只不過,心中卻是埋下了一顆種子....一顆南方民情到底如何的種子。日後這顆懷疑的種子能否發芽生根,卻是要看趙維如何灌溉了。
此事放下,忽必烈依舊通傳留夢炎、王積翁等人覲見,卻是少了和趙維出遊的趙與芮。依舊商討文天祥去留的問題。
.....
————————
看似趙維忙活了好幾天,沒見什麼成效。
而事實上,能到這一步,讓忽必烈寫信罵阿里海牙,對於趙維來說,已經是意外收穫了。
他知道,這些話必會傳到忽必烈耳中,但也只是傳過去罷了。想徹底改變忽必烈對南方的判斷,卻是還要另下工夫。
“接下來,就要看先生的了...”
入夜,趙維與疊山先生對坐書房,評茶論事,“阿丹來傳元帝心意,不知先生,有意就任何處?”
疊山先生,舊依一副慈祥穩重的樣子,“元帝讓老夫自己屬意,其實選擇並不多。即要能幫上殿下,又要合情合理,也就翰林學士尚可。”
“嗯....”趙維聽完有些失望,“要是先生能入刑部就好了....”
文天祥關押於刑部大牢,要是謝疊山可入刑部,會方便許多。
疊山先生一聽,“殿下又心急了....其實....入翰林院比之刑部對殿下來說更有用處。”
“哦?”趙維不解,“還請先生指點。”
“那殿下說說....如今的翰林承旨是何人啊?”
翰林承旨,全稱叫翰林院學士承旨,乃是翰林六學士之首。職位等同於唐宋時期的集賢殿大學士,說白了,就是內相,皇帝的私人秘書,掌管機要秘政和擬製聖旨。
而當下的翰林承旨,正是留夢炎。
趙維一下就反應過來,“先生是說....”
“沒錯。”疊山先生溫和一笑,“翰林院,六位學士,無遇特例不會增減,老夫若入翰林,那六人之中,就必有一人要調出翰林。”
“而以老夫的資質和名聲入翰林,就算不馬上受封承旨,留夢炎的位子也做不穩了....”
“而當下阿合馬、伯顏等人的左右丞相地位穩固,留夢炎出翰林也不可為相,唯一的去處就是下到有戰事的行省之中,任一職王相或樞密。只要他不在京中....那還有誰反對文履善出家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