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趙孟禧早間會那麼說,說要先解決了文天祥,回頭再來找趙維算帳。
原來,因果在這呢?
可是,趙維想不通,“他圖的是什麼啊?”
按理來說,文天祥與趙孟禧並無恩怨,一個混蛋二世祖更不可能真的為大元著想,怕放虎歸山。
那他圖什麼?
一點動機都沒有,完全不和常理。
“其實也說得過去。”
王勝解釋道:“首先,趙孟禧在大都這幾年,不似在臨安時只會胡鬧、雖然也囂張跋扈,但逐漸開始關心朝政,且與朝臣交往慎密,其中便有留夢炎。
此次留夢炎反對放文相公,他自然要沆瀣一氣。”
其次.,傳說趙孟禧斷言,文天祥如果回到南方,必反出大元。到時,大都的趙氏便又要處境尷尬了。
其實他今天來找殿下的晦氣,也是因為這點。
他怕殿下與張珏牽連太深,萬一哪天查出張珏是裝瘋,大都趙氏必受牽連。”
趙維聽了,面無表情,抬頭問道:“訊息可靠嗎?可別是空穴來風,卻是白忙活一場。”
王勝答道:“千真萬確!貧道拿著茅山正宗的法牒,去了大都乾玄觀拜會觀主。閒聊半日,從他口中說出,當不會有假。”
“呼......”趙維長出一口氣,眼神漸亮。
不為趙孟禧的行徑所惡,卻是反生喜色。
沒錯,趙維心中可以用狂喜來形容。
因為這是個機會,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要知道,趙維原本打算的是,先摸清文天祥和張珏被關押何處,細細摸底之後,等待時機。
這其間,血頭那一千印第安人,會被馬南寶以奴隸的方式賣入大都潛伏。另有一千多禁軍精銳,也會混在商隊裡抵達大都。
隨後找準機會,衝牢劫獄。
若能僥倖出城,便躲入大都不遠的燕山老林之中,之後再伺機南下。
而這個機會,趙維也已經想好了。
如果腦海中那段記憶沒錯,就在明年初,大都會有一件大事發生,那就是:
武將王著與高和尚刺殺宰相阿合馬,攪得大都夜亂,內外癱廢。正是行事之機。
而更為難得的是,忽必烈不在大都,對趙維更是有利。
但是,不得不說,不管時機把握的多好,劫牢攻城的事兒都是風險極大,傷亡也是再所難免。
而且,數千人混跡大都,也難免走漏風聲,說是九死一生也不為過。
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要不是救的兩個人是文天祥和張珏,任何人都不值得付出這麼高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