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念和謝中原一聽,也有點懵,“難道....不是嗎?”
趙維、趙曄對視一眼,苦笑出聲,“這是個誤會。”
細想之下,趙維才明白,從北條時宗的視角,乃至正念和謝中原的視角來看,大宋落魄遠逃,兩年不到又遣使折返,這極不合常理。
再加上,越往北越寒冷,荒無一片,哪有大宋棲身之所?
最好的選擇,就是借友邦之地暫且偷生,而這個友邦....便是東瀛。
北條時宗一直迴避不談趙維來處,也不問出使目的,就是不想開這個話頭兒。
而且,言語之中處處透漏東瀛艱難,地貧民苦。也是讓大宋明白,他們自己都活不好,就別開這個口了。
“其實......”謝中原道,“其實在兩年之前,大宋北航之時,我等臣僚便極力建議執權將大宋留於東瀛,也不失為抗擊元賊的助力。”
“但是,東瀛內憂外患,正值天皇一族有奪權之象。執權恐怕大宋一來,抗元雖有希望,可萬一聯合天皇一脈與得宗家不利,卻是自取艱難。所以,臣柬皆不採納。”
“如今兩位殿下忽然駕臨,時宗執權也是不得不防。”
“哦!”這回趙維徹底懂了。
難怪天皇拉著趙曄不放,問東問西,其實也是打著這個主意呢。
不等搭話,謝中原一臉急切,“兩位殿下與小人說句實話,大宋此時處於何地?若有暫居東瀛之意,那一定要打消時宗執權的顧慮,讓他看到大宋的誠意。千萬不要被天皇一族古惑。”
“現在東瀛軍政大權皆在時宗手中,不可妄判!”
趙曄一聽,滿面感激,向謝中原和正念深施一禮。
“難得兩位離鄉這麼多年還心繫家國,請受小王一拜!”
拜完,才要說起大宋當下之情。
要知道,天皇在車上都快使美男計了,趙曄都隻字未提。如今面對自己人,自是言無不盡。
“大宋當下......”
話說一半,卻是趙維高聲搶白,“大宋當下,居於北地。雖有艱難。但...還沒有要依附東瀛的打算。”
“啊!?”
正念與謝中原一愣,“沒...沒有南歸的打算?那兩位殿下此回是......”
趙維正色,“實話實說,我二人是要回宋土,領義民抗元的。”
“......”
“......”
謝中原、正念和尚再次語塞,“抗...抗元?”
就憑兩個少年、十艘海船、三千宋卒?
......
。
————————
感謝“東風南渡”的萬賞。
感謝所有打賞的書友。
過了十二點又是週一了,求一波打賞和投票可以嗎?
有能力的,幫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