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侵掠戰、量子信標、單向臨時量子傳送通道,開啟消耗和傳送消耗等等這些,許退都是做過功課的。
和趙海龍、駱慕容做過商議的。
這兩位,一個參加過一次,一個也有所瞭解。
商議中,三人確立了幾個關鍵點。
量子信標很重要,能拿到就要儘量拿到,拿不到,合作也可。
但合作,得有一定的基礎。
太空侵掠戰,為什麼要用侵掠二字?
自然是分為侵和掠。
侵就是入侵戰鬥,掠,就是掠奪收穫。
主要目標,其實是那些大小行星上的各種珍稀資源。
這麼多年的發展和開採,無論是藍星還是月球,尤其是那些不可再生的礦產資源,已經臨近枯竭。
如果基因大時代下要用的很多珍惜礦產,藍星跟月球早已經枯竭甚至之前壓根都沒有。
這也是火星內有明爭暗鬥無比激烈的原因。
但火星的礦產,也只能彌補一部分礦產缺口,不少珍稀的礦產,火星壓根沒有。
例如如今應用最廣的械靈合金,主要來源還是斬殺械靈族繳獲,縱然人類早已經解析出了械靈合金的成份甚至是製造工藝,但缺乏原礦。
若是能夠獲得大量的製造械靈合金的幾種重要原礦,那麼人類在械靈合金的應用上,就能躍升一大步。
硬度、韌度、延展性、記憶性等等,都可以根據不同的應用側重不同的特性。
太空侵掠戰,可以說是藍星的極其重要的戰略行為。
挖掘採礦這件事,都由全自動採礦機器人處理。
運回來,最早也是透過量子信標建立的單向臨時量子傳送通道運送的。
原本是六大聯區的特戰團,一起用的。
但問題來了,誰先誰後,先人還是先貨、收穫、消耗等等因素,包括侵掠戰中各特戰團的採礦積極性等等。
就形成了現在的特殊情況。
侵掠戰中,特戰團能夠拿到成比例的收益,收穫越多,分成越多,但通道的使用先後權,還有消耗一直是無法中和的矛盾點。
量子信標數量極其有限。
後來,就採取了市場收段。
唯有利益,才能滿足人心,才能減少爭端黑手。
當然,這種收取傳送費用的市場手段,是有著幾十條詳細規則限定的。
畢竟,藍星六大聯區,名譽上是一體。
內部可以爭,但這個爭,必須限定在一定範圍烈度內。
也正因為此,既便是合作,合作條款也必須談妥。
畢竟,這關係許退特戰團所有成員的收穫。
要不是為了這些收穫,誰會冒著生命危險的參與太空侵掠戰?
就是為了獲得大量的戰力和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