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慧心,則事倍功半。
那這個‘慧心’到底是什麼呢?有沒有提升的可能性?”許退問道。
“慧心?”
邊遠扶了扶黑框眼鏡,“這個問題,我可以跟你探討一二,但也不一定有用。”
“不敢不敢,你是請教,邊老師你講我聽著。”
在這方面,‘探討’兩個字,許退可受不起。
“慧心呢,從狹義上講,其實就是悟性。
像基因古武修煉,有時候就更講究悟性。
那這個悟性又是什麼呢?
我們的研究中,悟性的表層概念,是理解力。”
“理解力?”
“對,對某個概念或者事物的理解力,可以簡單的稱為悟性。
就像是你高中時學高數,有些東西一聽就會,有些東西怎麼也搞不懂。
拋去基礎這一類的影響之外,就與悟性有關。
有些同學,在數學上的悟性天生要好一點,有些則要差一點。”
“悟性是天生的?”許退皺眉。
“是,也不是。”
許退有些糊塗了。
“原因,就是我要給說的有關悟性的深層次概念。悟性的深層次概念是什麼呢?
認知水平!
我們慧心繫這些年的理論研究的結論是,悟性的深層次概念,其實就是認知水平。
但是這也很複雜,只是其中一個因素!
悟性高低,有表層概念和深層次概念的互相影響,再綜合起來,可以稱之為慧.......”
許退聽著更有些糊塗了,感覺被繞了進去,“邊老師,能不能具體一點?”許退小聲說道。
聞言,邊遠楞了一下,“讓我思考一下具體怎麼講。”
手扶著黑框眼鏡,邊遠思考了好一會,才重新組織好了語言。
“具體的話,我可以給你這麼講。
所謂的慧心,所謂的悟性,其實也是有分類的。
比如有些人,天生喜歡數學,對數學的領悟特別強,有些人一學學就對化學有興趣,鑽研能力非常強。
這是天生的悟性,更可以說是天賦。
但是我們的研究發現,所謂的天生的悟性,除了基因的影響之外,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受後天環境和認知影響的!
就具體你山來講。
我們有此前的跟蹤研究資料顯示,從小在山裡生活長大的孩子,更親近大山原野。
去大山,就像是回自己家一樣。
而在水泥鋼鐵城市裡長大的孩子,就算去了大山,也對大山抱有敬畏之心。
但若是讓他在大山裡生活一兩年,他對大山的感應,又會改變。”
這一次,許退勉強算是聽懂了。
“邊老師,你是說,悟性這個,也就是慧,其實是可以改變提升的?”
“理論上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