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八章 回家 (1 / 3)

事變第十三年。

冬。

這年,武凡陽四十歲。

303星球一族的母艦一年多前透過母石司運到3011大陸。

逆向工程的難度,超過了武凡陽和柳青的想象。

人族和渭水族全力配合,整整一年,艦體材料沒有重大突破。

動力裝置,儲能裝置,能量捕獲裝置等,逆向圖紙已經順利完成。

但沒有新型艦體材料,根本無法建造。

艦體材料,是典型的合成材料。一種從未見過的物質在合成材料中極為重要,一旦缺乏,新材料效能只能達到人族現有水平。

新物質,粒子執行速度,是現有物質的粒子速度十倍,接近光速的九倍。

人類,第一次發現超過光速的物質。

渭水族,也是第一次發現。

新物質,在新型合成材料裡帶動了其它電子高速運動。

更奇特的是,雖然超過光速運動,效能卻極其穩定。

渭水族和人族最終結論,新物質,屬於宇宙中天然的物質,並非人工合成。

呂丹建議,以現有艦體材料,做三架縮小版艦船。

依照計算,每架艦船甲板面積可達五十萬平米。

三架艦船合力,能夠捕獲直徑五百公里的行星。

能量儲備,可相當於人族現有母艦。

速度,可達到每秒二十五萬公里,艦體外殼,綜合強度超過渭水族對頭一倍。

三架新型母艦,可以擔當保護坎達碑星球的任務。

至少,柳青一族對頭再來,可放手一搏。

設想,在事變第十五年春變為了現實。

……

……

地球,距離坎達碑星球七十光年。

渭水一族早有座標。

因為地球科技水平極低,耗費巨大能量抵達,超級文明自然覺得沒有必要。

渭水族因為肉體已被滅族,地球人族與其相似度極高,又需要培養能夠照顧他們嬰兒的可靠群體,方才利用無人母艦巨大能量,每隔二百年左右攝取一座城市到達坎達碑。

攝取一座城,相當於消耗掉一顆直徑上百公里的行星。

這樣的做法對於渭水族也是無奈之舉。

直徑在300公里至500公里的行星,十分珍貴。

過小,一次效能量補充不足,過大,沒有辦法捕獲。

事變第十五年秋,3011大陸人族高層,決定回到地球。

三艘體型較小的母艦,擔當起護衛任務。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