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舍弟諸葛亮> 免費番外8 真.大結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免費番外8 真.大結局 (2 / 2)

《韓非子.備內》裡花了多少篇幅強調,太子是最危險的人,而且也最有動機幹掉父親提前上位。就因為生太子的后妃往往年紀大了,不得父皇的寵,而父皇喜歡的年輕妃子,生的孩子自然也年輕,會威脅到太子。所以還不如讓老東西提前板上釘釘,造成既定事實,也就不用擔心了。

諸葛瑾一輩子都在琢磨如何提升互信,如何緩解權力架構的猜疑鏈,如何緩解猜疑鏈帶來的連環殺戮,所以這個問題他當然會想得非常透徹。

而且,他藉著這個名義,還解決了後世多少帝王因為長壽、最後晚年臨死前那陣子,被老年痴呆的錯誤決策引導,造成巨大破壞。

老年痴呆本身不可怕,臨死前精神恍惚疑神疑鬼本身也不可怕,但是一旦這兩個東西和絕對的皇權融合在一起,破壞力就非常驚人了,秦始皇一個念頭就是幾千萬人的死傷和戰亂,漢武帝一個念頭,也是好幾萬人直接被殺,加上巫蠱之禍太子被殺。

所以在他看來,他既然幫著劉備三興了炎漢,總要留下點什麼。

翻越蔥嶺,平定日韓,殖民東南亞,這些都是小功勞,他自己不屑一提。

不就是開疆拓土麼,又不足為萬世垂範。

真正的大功,得是萬世垂範的制度建設。

讓老年痴呆症的帝王,以後永遠無法再在臨終時造成巨大破壞,這才是萬世之功。

別的更大的問題,他也解決不了,解決這一點,就是他這輩子最大的貢獻了,比三興炎漢本身功勞還大。

讓痴呆的人,在痴呆之前退休,變成一條祖宗之法。

如果劉備都這麼幹了,後世子孫的功德都不如劉備,誰有臉違反?而且,劉備還可以留下祖訓,類似於白馬之盟。

劉備終於想明白了這些道理。

“難怪子瑜你這麼害怕,猶豫鋪墊了那麼久——其實有什麼好擔心的?朕難道不知道,你這一切,都是苦心孤詣為了大漢?朕提前傳位,對你又有什麼好處?

朕意已決,當年孝武皇帝壽至七旬,而在六十五歲、六十六歲時,就發生了巫蠱之禍,可見孝武皇帝六十五歲時,已經年老昏聵,神志不清了。六十八歲才偶爾迴光返照悔恨,下了罪己詔,但此前已作惡數年。

朕如今大病一場,也要六十五歲了。或許朕也能活到七旬,但焉知最後幾年,會不會做出毀朕一世英名的昏聵之舉?還不如提前讓太子適應起來。

這樣吧,朕回去就讓人籌備,明年正月就傳位給太子,從明年正月開始改年號。太子明年就二十五歲了,傳位之後,朕的身體如果還行,就讓新君處理國政時常來諮詢朕的見解,朕也好提點他慢慢適應政務。

如果五年之後,新君一切做得好,到時候也是三十而立之年了,就算朕到時候還有一口氣,也不會過問朝政了,就讓他自行處置吧。”

最終,劉備憑著以身作則,定下了“凡我大漢後世子孫為君者,年屆六十五必須傳位太子,自己為太上皇。傳位後最多可繼續視政點撥五年,年滿七旬必須放下一切政務”。

後世皇帝肯定會捨不得,但是他們的功德都不如劉備,劉備親自以身作則了,還留下祖宗之法,讓大漢朝臣一起盟誓,要比當年白馬之盟更鄭重,應該也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

除此之外,劉備提防的也不僅僅是特別長壽的皇帝,既然開了這個把太上皇生前傳位作為定法的口子,後續還有很多情況可以往裡裝。

如果皇帝的健康狀況確實出問題了,影響到其“智力認知”了,容易被人蠱惑,或是不能分辨是非了,那也應該提前傳位。

這一點,其實後世文明國家都是這麼幹的,那些有總統的國家,哪個不是規定確診總統老年痴呆完全無法行使職權了,就該“被偉大”地放棄權力。

何況在帝制時代下,又不是傳給外人,只是提前傳給兒子。

不過劉備這一步顯然是邁得有點大了,諸葛瑾立刻敏銳地指出,陛下的這個設想用意是好的,但是執行時容易出問題,那就是沒有人能判定天子到底有沒有因病昏聵到智識無法恢復的程度了。

劉備一聽也有道理,這個規矩還真不是人臣能定的,只有劉備自己來裁斷。

劉備思量了很久,最終做出決策:“朝廷這幾年不是設定了太醫院麼,其下還有研究醫術的機構,華先生雖然故去了,但他教出了那麼多弟子,也都頗有章法,深得其法。

將來朝廷對太醫院及其下醫術研究機構的投入,要成為定法,不能荒廢。後世子孫,真遇到天子昏聵無知、年老因病不能辨別的情況,必須要有三名以上皇子見證,請太醫院自太醫令以下,三名屬官會診,便能確定天子是否真的不能辨別是非。這些是醫學的問題,就該交給醫學。”

劉備也算是就此留下了一條重要的祖宗家法:後世的太醫院太醫令,多了一項職權,如果有老皇帝實在年紀大或者別的什麼意外變故,疑似老年痴呆,那麼太醫令就要出具醫學鑑定,鑑定究竟是不是老年痴呆。

太醫令鑑定了老年痴呆,三名皇子(如果老皇帝有三個或以上兒子的話,如果沒那麼多兒子就不要求了)也認可了鑑定過程,那麼就可以讓老皇帝退位了。

把這個漏洞堵上之後,諸葛瑾終於鬆了一口氣,也發自肺腑地為劉備道賀。

“秦始皇雖然首創了皇帝這個名號,但至今近五百年,陛下才是第一個讓天子從此可以生前退位、並形成常法的仁主。陛下之德,遠在秦始皇之上。”

能做皇帝做到死,這沒什麼稀奇,從夏啟開始,統治者就能做到死了。

堯舜禪讓,雖然有說法是活著的時候禪讓的,但也不免有“堯幽囚舜野死”的後世譏謗。

文明社會,統治者可以退休,而且能把退休做成常法、制度,而不是個例的偶然退休。

這個貢獻,已經超過了發明皇帝本身。

——

PS:週末再發完本感言。

差點都忘了這裡還有一更免費番外還沒釋出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