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要參加,江水源就不打算只帶著耳朵去。
趁著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時間,他跑到經世大學圖書館專門查閱與黎曼猜想有關書籍,做好預習功課。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關於黎曼猜想的書籍林林總總居然有上百種之多,不僅有中文的,還有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的。
顯然得知黎曼猜想被證明的並非只有江水源一人,大部分中文和英文的書籍都已經被人捷足先登,只剩下日文、德文這種沒人看得懂的書籍以及幾種複本。
好在上次去儋州的時候,江水源跟堀田祐也學了點日語,而且看過《漢和雙解大字典》,勉強能看懂日文。漢斯國是黎曼猜想的誕生地以及前半期最重要的研究中心,對照翻翻想來也會大有收益。所以他每樣挑了一本,找個靠窗的地方開始看書。
他看書很快,先是一口氣掃四五十頁,然後閉上眼睛思索推導片刻,再接著往下翻,很快就能看完一本。正看得起勁,就聽見一個熟悉的聲音:“請問同學,你手裡的書能借本給我看看麼?”
江水源側過頭,就看到上次旁聽時見過的王燦龍站在邊上,他臉色似乎比上次黑了一個色號,神態也更顯滄桑,只有洗得發白的書包還那麼幹淨。江水源連忙站起身,朝他和善地笑了笑:“老王,好久不見,你還記得我麼?”
“哦,記得、記得,好像以前在哪兒見過。”王燦龍含糊不清地低聲說道,“我能借你的書看看麼?”
“可以,當然可以!”江水源對黎曼猜想了解得並不深入,所以看書也就沒什麼次序,逮著一本看一本,回過頭再慢慢梳理。於是他除了手頭正在看的書,把其餘幾摞書全都推到兩人中間,“隨便挑、隨便看!”
“謝謝!”
“不用客氣!對了,你的四色問題解決得怎麼樣了?”江水源記得王燦龍好像說過他已經找到一種非常簡便的方法來證明四色問題。——嗯?這種說法聽起來好像很耳熟啊!
“還有個別瑕疵需要完善,目前正在做最後的補充。我覺得阿蒂亞解決黎曼猜想的思路,或許對我證明四色問題會有幫助,所以過來了解一下。”
“那祝你心想事成!”
王燦龍在江水源旁邊坐下來,先是從書包裡掏出那個破舊的大塑膠水杯,“咕咚”“咕咚”狂灌幾口,抹抹嘴上的水漬,才接著掏出筆記本和鋼筆,在書堆裡找出一本中文版的《黎曼猜想初步》,開始邊看書邊做筆記。
王燦龍看書很慢。江水源已經翻完了三四本,他一本書才看到第三章。
儘管有好幾摞書,但看到最後就會發現,除了少數幾本是另闢蹊徑或者寫得比較深奧外,其餘的都大同小異,所以江水源越翻越快,在晚上十一點前終於翻完了所有書。此時王燦龍的一本書還沒看完。
江水源美美地伸了個懶腰,輕聲說道:“老王,我看完了,你呢?”
“哦,我還要一會兒,等看完手頭這本書再回去。”
江水源估計就憑他的看書速度,看完至少得夜裡一兩點,好在經世大學圖書館是24小時開放的。他想了想又道:“老王,那我請你吃夜宵吧,去不去?”
“不用,我帶了墊肚子的東西。”說著王燦龍從書包裡掏出一個硬梆梆的開花饅頭,用力啃了幾口,然後又抄起大塑膠水杯狠灌幾口,把乾硬的饅頭渣衝進胃裡,“餓不著我,你先走吧!我習慣夜裡看書,更容易集中精神。”
“那好,你多注意身體!”
第二天早上,江水源向孫良侯請了假,提前來到數學系會議室,內部研討會就在這裡召開。
誰知剛一推門,差點被裡面的熱浪和聲波掀了個跟頭。只見會議室內密密麻麻都是人頭,連過道里都站滿了人,擁擠程度完全不亞於國慶小長假的熱門景點。第一排更是匯聚了幾十位記者,長槍短炮林立。不是說小型研討會麼?
還是說,我對“小型”有什麼誤解?
幸好張謹起大早來佔了座,否則江水源得站著聽課。他正準備擠過去和張謹會師,結果被邊上一位二十歲出頭的女記者攔住,錄音筆隨即遞了過來:“同學你好,我是《科技與生活》雜誌社記者劉薇,請問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