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竹山四賢都這般說了,若本宮不來品鑑,就有些不識抬舉了。”
迎著無數道目光注視,皇甫靜鈺淺淺一笑道:“本宮倒是想要瞧瞧,這九首詩詞有何玄機。”
言罷,皇甫靜鈺走上前,不少大儒紛紛讓開。
這詩詞……
瞧見第一首詩時,皇甫靜鈺娥眉微蹙,所露笑意消失。
詩是好詩,依皇甫靜鈺之見,榮登《青龍集》不在話下。
可為何這首詩,感覺是那般熟悉啊。
就好像是那位……
想到此處的皇甫靜鈺,篤定了心中所想,餘光瞥向兩旁所站大儒,難怪,難怪他們是這樣。
第一首詩。
第二首詞。
第三首詩。
第四首詩。
第五首詩。
皇甫靜鈺一首一首的品鑑,那種想法愈發強烈,心底更是生出驚意,獨孤勝,你到底想幹什麼!
然在看到第六首詩時,皇甫靜鈺卻停了下來。
看起來三公主是瞧出了。
見到此幕的齊欒川、伏守、武璟之、蔣仲子、鄭之信等一眾大儒,此刻都默契的暗暗說道。
作為名滿天下的大儒,或許他們成名的時期不一,但具備的涵養還是有的。
在他們的眼裡,文字是有生命的!
絕非什麼死物!
能榮登《青龍集》的那些詩詞,無論是哪一首,皆有著其獨特的韻味。
這是普通群體不能品出的。
但他們能品出啊!
就當今天下而言,成名的那些大儒,每個人所作詩詞各有風格,哪怕刻意掩蓋,卻依舊是能品出的。
“好詩啊。”
皇甫靜鈺脫口講出的話,讓不少大儒露出笑意,甚至部分大儒表現激動,這讚許之言借皇甫靜鈺之口講出,那心底的淤堵才算稍稍緩解。
“公主所言甚善!”
蔣仲子撫掌大笑道:“此詩之意境,流麗飄逸,但又不假雕琢,道盡隨心所欲,自然天成,乃是少有之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