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前進的方向突然斷了,唐三清完全不知道接下來該如何是好,玄青還在乾元山等著她,如果帶不回月光寶盒的話……
月光寶盒是被孫聖寅的前世孫悟空借走的,既不是為了降妖除魔,也不是為了西遊取經,那他究竟是為了什麼而去借月光寶盒呢?
如今的孫悟空飛昇成佛,位列仙班,成為鬥戰勝佛。所以也沒有機會去問他,百年前,月光寶盒的去處,如今要去哪裡才能找到它呢?
唐三清等人在山中的一處草亭下稍作休息,回去的路上走走停停,完全沒有來時的精神振奮,鬥志昂揚。
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源於砂櫟肩上垂頭喪氣的小人。
孫聖寅不喜妖魔之類,築鈺心思深沉,不表於形,砂櫟性情冷淡,眼裡除了唐三清,再無其他人。
他們三人對於唐三清的揪心煩悶完全不能感同身受,或許築鈺心思細膩能夠理解,砂櫟不理解但是毫無怨言。
可孫聖寅做不到,他想追隨的是一心解救天下蒼生的唐三清,是即使孤身一人都要勇闖兩界山的唐三清,是在他受禁制被困時,說要保護自己的唐三清……
而不是現在為妖困擾自己,待在原地失了方向的唐三清。
就在唐三清一籌莫展的時候,隱忍多時孫聖寅終於爆發了。
“唐三清,那隻螞蟻究竟給你灌了多少迷魂湯,就算它是善良的妖,是無辜的,那被妖精所殺的善良的人類,還在少數嗎?現在這樣的你,實在是太讓我失望了,為了這一隻妖精,打亂了我們西天取經的計劃,在這裡耽擱的那麼久,你有想過多少在塵世中疲於奔命的普通人嗎?”
唐三清看著眼前紅著眼質問她的孫聖寅,她突然發現從烏斯藏國這一路上,他一直都沒有好好休息過,眼底青黑,眼睛泛紅。
她從沒好好關心過他們,理所當然地享受著他們帶來的安全感,殊不知他們被自己連累奔波忙碌。
唐三清忽然意識到似乎從一開始她的想法就搞錯了。她把自己當做了萬千子民心中能解救蒼生的救世主,可是,她不是唐三藏,她只是一個普通人。
佛說普度眾生,可眾生依舊苦,菩提之心不常有,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一念成佛,一念成魔,這一切都是一念之間。
幫助他人,是在一念之間,種下善緣,是在舉手之間,正是因為這種感覺不能長久保持,所以這大概就是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吧。
取經之路,唐三藏早已完成,可是眾生依舊苦,她重走一遍取經之路,不是成為一個能普度眾生的天選之人,而是歷練一顆時刻保持善良的心。
“生命無高低貴賤之分,螻蟻貪生,螻蛄和螞蟻那樣的小蟲也會貪戀生命,人與妖更沒有哪一方更高貴,更值得被拯救。玄青出現在我的生命中,是命運也是緣分,螞蟻此類眾生,一生苦短,人歷一生,它已千百生,如果我置之不理,一旦錯過,就是無盡輪迴的痛苦……”
唐三清看著眼前的孫聖寅,他看著自己的眼神是那樣的陌生,孫聖寅的話不無道理,只是他站在了眾生的角度,而她不想為了拯救蒼生而放棄任何一個在她面前乞求垂憐的生靈。
“所以,你是下定了心要救那個螞蟻精是嗎?”
孫聖寅定定地看著她,目光深沉,暗藏著洶湧的波濤,風雨欲來之勢。
遙遠的天邊,飄下來一朵潔白無瑕的雲彩落在他的腳邊,這朵小仙雲是孫聖寅經常替他們去前方探路時乘坐的。
這一次,它落下來,一定不是載著孫聖寅去探路了。唐三清的心口出現鈍鈍的疼意,耳邊忽然響起當初在鞏州城他曾說過的話:
“都是小姨硬推著我來的,先說好了,送你取完經我就回鞏州城!”
“都是你的錯,自從遇見你,我都變成什麼樣子了,我再說一遍,等送你到天竺,一定要把我變回原來的樣子,我要回來繼續和我小姨一起生活。”
“尾巴塞在衣服裡太熱。”
“當年豬八戒下凡暫居高老莊,但經過百年遷徙,如今的高老莊已經變成了烏斯藏國……”
“放心吧,本大爺的法術沒人會看破的,馬戲團裡的人我都催眠了,不會露餡的!”
……
當時的場景還歷歷在目,記憶中鮮衣怒馬的少年和眼前與她對峙的身影重疊在一起,唐三清的心中十分悲涼,他們雙方都沒錯,只是所站的角度不同罷了。可是,正是因為如此,誰也無法說服對方。
唐三清曾經看著孫聖寅的小仙雲,羨慕地說,自己也想體會一番騰雲駕霧的感受。可是,她是肉體凡胎,生性懼高怕冷,所以還未等她克服恐懼。
小仙雲載著孫聖寅離開了……
唐三清望著孫聖寅一往無前的背影,他飛地極快。似是想要迅速逃離這個地方,操縱著小仙雲眨眼間便消失不見了。
她像是被抽了氣的氣球,雙腿失了力氣,跌坐在地上,還好砂櫟眼疾手快地將她接在掌心。
“孫聖寅走了,也沒說以後就不回來了,說不定哪天他自己想通了,就跑回來來了。你不要那麼難過,不是,還有我們的嘛?”
築鈺看著砂櫟掌心垂頭喪氣的小人兒,自己的掌心一片灼熱柔軟。可能是因為唐三清現在是蓮花之身,所以顯得愈發粉雕玉琢,精緻粉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