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晚上,楊家的鄰居見鄭鳳嬌一直沒有回來,才發覺事情似乎有些不對,趕緊通知了鄭鳳嬌的爹孃,然後一群人匆匆趕往新門店。
期間,那已經和楊流兒和好的鄭家老爹還不忘寫了封信,通報遠方的楊流兒,讓他趕緊回來。
一行人在嶗鄉新門店附近找了一天,也沒找到鄭鳳嬌的影子,第三天楊流兒趕了回來,同時幾個府長侍衛也找到了楊家。
原來在鄭鳳嬌抱著兒子楊流兒去新門店的那一天,半路出了事端,嶗鄉都是土窄路,那天正好下雨路滑,抱著兒子的鄭鳳嬌顯然沒太留神,路過一處窄道險路時,腳下打滑,鄭鳳嬌整個人直接跌落下去。
路過的好心人將鄭鳳嬌扶起,送去了外地一個小鎮上的醫館,因為這位好心人不是嶗鄉百姓,不認識鄭鳳嬌這人,所以一直沒能通報到家人。
現在鄭鳳嬌醒了,醫館的大夫問出了她是何地人,當地府長官邸的人這才找過來。
楊流兒衝到醫館見到媳婦的第一面,鄭鳳嬌問他,“咱們的兒子慶安呢?”
原來當時危險來臨,跌落之勢在即,鄭鳳嬌第一反應就是把懷裡的兒子拋上去,然後自己直接跌落下險崖。
也是這時候,楊流兒才知道,他的寶貝兒子慶安不見了。
當時的情況太複雜,路過的那位好心人第一時間忙著救鄭鳳嬌,把鄭鳳嬌送到鎮上醫館後,她的孩子在哪兒,被誰趁亂抱走了,對方全然說不上來。
加上當時窄路偏僻,荒無人煙,三天時間過去了,就算府長侍衛們介入,也很難再找到人了。
本就彌留之際的鄭鳳嬌知道兒子不見的訊息後,當即就不行了,她哭著求丈夫一定要找到他們的兒子慶安,到離世,她的眼中也滿是遺憾。
……
妻子去世了,兒子失蹤了,在之後的每一個晚上,楊流兒都夜不能寐,他自後悔不已,不由得拷問自己,為什麼要接下那一樁生意,如果他當時在家這之後一切都不會如此……
從妻子去世之後,尋找失蹤的兒子楊慶安,成了楊流兒活下去的唯一指望。
嶗鄉鄉民看著那個以前不管日子多貧瘠,總是豪爽地笑著,被人當著面喊騙子流都不生氣的青年消沉下來,大好的年紀,頭髮已然花白了一半。
當時嶗鄉鄉民還想著,過幾年,再過幾年,等楊流兒忘記了這段雲煙往事之後,給他介紹個新姑娘,再生幾個孩子,上任人沒了,可活人的日子總還是要繼續下去的。
只是在鄭鳳嬌離世後的第四年,也就是那個楊慶安五歲的時候,楊流兒離開嶗鄉不再回來了,沒人知道他到底去了哪兒,他家的房子也公讓給了當地府長作官邸,當時還有人想著,楊流兒或許是沒了。
直到兩個月前楊流兒回來,大夥兒才知道原來楊流兒就在德新縣裡,當然,鄉民們自然不知曉楊流兒是為了那上古陵墓中的大妖煞而來。
在這些嶗鄉鄉民口中,李陌一似乎瞭解到了一個與之前不太一樣的楊流兒。
在永山客店老闆娘夫妻兩口中,楊流兒是一個行事沉穩的男人,可剛剛在嶗鄉鄉民的一眾描述中,原來對方年少時曾這般灑脫形骸。
楊流兒性格的轉折點,似乎是在二十多年前的那次墜崖事件。
……
回到先前的客棧房間時,李陌一帶上了不少嶗鄉鄉民熱情贈送的鄉下土產,比如自家晾曬的菜乾,或是自己醃製的鹹鴨蛋之類不怎麼金貴,別處卻很難買到的原滋原味土產。
除此之外,還有好些臘腸和活雞活鴨,夠他吃上好幾天的了。
除此之外,這一天他還是有一些別的收穫的,李陌一心中的那個猜測已經隱隱成型了,現在他缺少的只是一個更為可靠的佐證。
簡稱之缺少直接證據。
……
“你真的離開了嗎?”
半夜,李陌一來到一處河邊,蹲下身,看著水中自己的臉問說。
皓空之上。
一輪將滿未滿的圓月高高懸掛,這是李陌一週身唯一的光源。
“或許,你還在。”
李陌一點了點,水中的倒映出的人做著同樣的動作。
……
……
第二日,嶗山發生了一起山洪坍塌,山腳的臨山公墓某處發生了爆炸,周邊鄉民趕過去的時候見到一片狼藉景象,沉心之後,幾個膽大點的人靠近了爆炸中心點,發現那裡居然是一個未經挖掘的上古陵墓,在爆炸之後,不少古物都顯現在了鄉民的眼前。
這些古物可都是金貴物件,知道這個訊息的鄉民們,當即一陣喧鬧,似乎有些瘋狂,幾個鄉民更是大著膽子,邁步朝陵墓裡走去,只為了多拿一點古物,不論是變賣還是留給後世子孫也是一件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