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曬場不是用來晾曬糧食,十幾二十個下人來回走動,熱火朝天,竟然都在曬書………
整個曬場之上都是一股墨香,而另一頭,還有不少丫環和僕役在搬動各種各樣的藏品,書畫金石器皿古董,琳琅滿目、應有盡有………
這哪裡是什麼莊園,分明就是個舊物博物館啊!!
錢萬千先前見得李陌一對安丘鎮的熱鬧不上眼,心裡頗有些意外和失望,如今見得李陌一終於露出驚詫的神色,他也笑了。
李陌一跟著錢萬千來到曬場後頭那座三層木樓,而後就直接走了進去,裡頭同樣有著不少人在整理藏品。
“冗老哥哥,今日你可是好興致啊!”
錢萬千這麼一招呼,一名埋頭修復和裝裱著舊字帖的白髮老人,這才抬起頭來,朝錢萬千笑說:“是什麼風把咱們的臨縣青天給吹來了。”
錢萬千也不由搖頭,點了點那老者,兩人看來像是不分長幼的忘年之交。
“木老兄可不要取笑小弟了,我都被人趕出來了,還青天個什麼勁,今日是介紹一位有趣的小朋友給你認識來了。”
錢萬千指了指李陌一,李陌一也隨即抱了抱拳。
“他叫李陌一,是我剛認識的小兄弟。”
“李陌一,這位是木冗老中書。”
李陌一一聽,不由吃了一驚,這年月對人的尊稱正是姓氏加官職,這個叫木冗的,難不成曾經做過中書令?
但稍微有些歷史常識的人都該知道,明朝是沒有宰相的,自打胡惟庸案之後,大明就裁撤了中書省,除了中書舍人之外,所有中書省的官職都沒有了,這木冗為什麼又稱中書?
這就是李陌一對些許史料不熟悉的短板所在了。
………
………
這個中書可不是指的什麼中書令,而是指這個木冗曾經在館閣裡頭當差。
當世的館閣差職可是了不得的,因為沒有了宰相制度,但帝上精力有限,無法獨自處理全部朝政,就需要找幾個幫手。
這些幫手從哪裡找呢?
就從館閣裡頭找………
館閣原來大概就相當於——國家圖書館這麼個地方,裡頭有大學士,差職不算高,也就五品。
但帝上讓這些大學士出來輔佐朝政,參知政事,雖無宰相之名,卻做著宰相的工作,這就是內閣人士了。
所以館閣也就成為了新科進士們最希望進去的一個部門,因為到了當世後期,絕大部分,甚至所有輔臣,幾乎都出自於館閣,想要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就必須先進入館閣,這已經成為了共識。
這個木冗能夠進入館閣,再看看他如今的家當,就知道他的本事多大了。
李陌一也是稍稍回去打聽了才知道,這木冗乃是大收藏家木汴的後人,家底殷實,在臨縣上那是無人不知的。
………
………
李陌一見這架勢,也知道字跡鑑定的事情是有戲了,趕忙朝木冗行禮說:“小子李陌一見過木中書。”
錢萬千先前是個差縣大人,李陌一也是查案的,厚著臉皮自稱一聲晚輩,還是可以的,但在木冗面前,可就不能自稱晚輩了。
晚輩這個稱呼可不是隨便可以用的,例如對方是個差員或者士人,你自己也必須是讀書人,才能自稱晚輩,呂不偉在錢萬千二人面前自稱一聲晚輩是可以的,李陌一卻是不行。
這年月規矩之多,也虧得李陌一有心留意,否則真不知道道要鬧出多少笑話來。
木冗的眼光很是毒辣,畢竟是搞收藏的,眼光不準可是要吃大虧的,非但是對藏品的眼光,對人也同樣這麼精準,不然很容易受騙。
此老上下掃視了一番,見得李陌一面相不差,氣度不凡,雖然穿著尋常,但既然錢萬千剛認識就敢把他帶來,足見這年輕人必定有著異於常人之處了。
“小友不必多禮,這幾天臨縣上總是下小雨,書本都受潮了,這裡頭氣味重,咱們到書房裡去說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