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燒餅最終落進了李陌一肚中一個,餘下的一個放進了月兒房中。
轉身出門的時候見到了歸來的月兒,見她手上提著一大包針線東西,簡單洽談幾句,月兒說是要學刺繡功夫,以後好補貼一點錢用。這讓李陌一很是欣慰,外加淡淡的愧然。
月兒都開始想辦法掙錢了,他也得加上進度,惡妖少、沒案子的當口,就得找個新門路,而這新門路,就是李陌一爺爺的老愛好——
說書。
吃完了一個燒餅,李陌一渾身上下從裡到外都暖洋洋的。
現在天日大好,正是百姓們都要上工了,李陌一便打算去之前去過一次的君來樓看看。
易仙按照慣例,只是略略遲疑了一下,很快按下了念頭,跟著李陌一一起前去,順道繼續打探人情脈絡。
出了門,二人並肩而行。這算是易仙和李陌一之間正式無礙的象徵。
這裡是安丘鎮。君來樓是安丘鎮上最大的一家酒樓,上次破案的慶功宴就是在那辦的。
一路上邊看著這個小鎮古城的舊物,一邊和易仙有一搭無一搭的聊著,這是幾個月以來,李陌一少有的閒暇時光。
安丘鎮確實不屬於上等小鎮,街道上的門店排場,比之德新縣那樣的大縣可差的遠了。
安丘鎮籠統來看,位於德新縣的南下偏右一點的地方,兩地總距離約摸一百多里。
安丘鎮左邊緊鄰一條河,經過河流直上,或者徑直往東去,都可直入大運河抵達京都。
正因如此,雖然此時的安丘鎮算不得上等鎮,卻也絕不是下等鎮。原因便是因為交通便利,可以靠河上運輸貿易。
往來客商常常途徑此地辦貨,畢竟是靠近京都之地,還是比尋常小地界要熱鬧許多。
街道兩旁,全是木質結構的民房商鋪,一間間緊緊挨著。
這些建築多是二層,偶爾有些一層的間雜其中,也都是修的相對高大些。
鎮東西、南北方向各有兩條主幹道縱橫交錯,將整個安丘鎮分成大小不一的九塊。商鋪市集多在東西兩頭,南北則多是民居。
李陌一住的不己客棧便在北邊外側,君來樓則在東邊市集。
從踏進東邊市集的外圍開始,人流便漸漸的多了起來。街道兩旁見縫插針的擺滿了各式小攤,眾多小販叫賣聲此起彼落,各種小吃的香氣、熱氣交雜,絲竹聲、唱曲聲隱約期間,這般熱鬧景象,讓李陌一很快融入其中。
君來樓在東邊市集的街尾,外表看上去輝煌氣派,足足四層高樓,店名“君來樓”三個大字也是金光奕奕。
每樓都有主營業務,請客坐宴在四樓,三樓聽曲,二樓賞藝,一樓小茶館——自然是聽書。
一樓裝修最為簡樸,只在門簷上挑了個牌子,上面用絲線繡了個大大的茶字算完。
一層主營茶館兒,裝修很是簡樸,但也分兩層結構,靠門邊一圈是敞開的桌椅,用來招待散客和一些專門來這兒消遣的;
裡邊挨近說書先生的稱雅座。只不過這個雅座可一般的很,大都是一些用屏風隔出來的單間。
至於真正的單獨的客間,只有兩間,那是用來招待一些特殊貴賓的地方,必須提前預定不說,還必須得有一定的身份地位,這點倒是有點類似超級vip的意思。
此刻,走進了君來樓一層小茶館,然而讓李陌一臉上卻是有些詫異,上次只來胡吃大喝了一頓,全然沒注意到這君來樓的掌櫃的,竟然是一位十六七歲的大閨女,還是一個很好看的大閨女。
李陌一不禁多瞧了幾眼。
一旁的易仙也一時看的呆了,回過頭又看到李陌一也是這樣,隨即猛的醒悟過來,不由低了低頭,小聲提醒說:“李兄!這大庭廣眾的,這樣不太好吧,艾你.....艾你咋一直看個沒完了!還看......”
李陌一也不理財,易仙無奈,氣的滿腦門子黑線,這時候,李陌一走上前迎著大閨女,抱拳端聲說:“掌櫃的好,請問在這君來樓裡說書需要什麼?”
大閨女本是滿面笑容,猛不丁被李陌一的上前抱拳嚇住了,斂著笑趕忙回個禮答說:“我只是這的頂班少掌櫃,東家傳喚,說是有生意要談,我爹今便叫我幫著照看一會兒,至於這說書.......”
“啥也不需要,只要你別把我店一層的客人說跑就成.......”
大閨女烏黑的眼眸兒在李陌一身上轉轉,察覺到這人毫不忌憚的直勾勾盯著自己,俏臉不由一紅,慌忙垂下眼簾,輕聲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