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點畏縮,但還是小心地伸出手,和機器犬的前爪握在一起,然後流露出開心的笑容。
“跳個舞!”
機器犬便用兩條後腿立著,笨拙而可愛地走起了舞步。
“唱首歌來聽!”
機器犬的嘴裡便傳出一首比較流行的兒歌聲。
這時羅蕙的兒子也開口了:“抱抱!”
機器犬便停止唱歌,伸出前爪搭在他的肩上,發出噗嗤噗嗤的喘氣聲,羅蕙的兒子咯咯直笑。
看到這一幕,羅蕙下定了決心。她和老公平時工作都比較忙,帶兒子的時間少,公婆雖然幫著帶孩子,但畢竟年紀大了,有點顧不過來。
有這麼一條玩具犬在家裡,能給兒子帶來多少快樂時光!
而且自己也挺喜歡它的。
於是她利索地付了賬,將這條被兒子起名為“樂樂”的玩具犬捧回了家。
回家以後,他們一家人一起圍著這條玩具犬,嘗試出了更多的新玩法。
這條玩具犬可以屁顛屁顛地跟在他們身邊跑,一起下去散步;可以用毛茸茸的小爪子幫主人撓癢癢;甚至它會操作電視機遙控器。
只有想不到的腦洞,沒有它做不到的事。
羅蕙一家人很快愛上了這個小玩意。雖然充電麻煩一點,但是比起真犬來,不用給它洗澡,不用給它鏟屎,忙的時候也不用帶它去溜達。
當羅慧一家人圍著機器犬玩耍,給它下達各種指令的時候,一串串的資料順著他們家的IFI,經過好幾個中轉,來到了伏羲的棲身之處,變成了它繼續進化的資糧。
當萬千個家庭都擁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智慧玩具;當大人、小孩對著玩具下達指令,和玩具進行簡單的互動;當人們在玩具面前交談,討論……
這些資料全都匯總到伏羲那裡。
一個家庭裡產生的資料或許無關緊要,但是萬千個家庭產生的大資料則由量變引起了質變,讓伏羲越來越理解人類,越來越聰明。
而品正工業新生產的工業機器人也從各種行業、各種情境下發回資料;大江公司的無人機也在發回各種資料;無數街道、商鋪、小巷的攝像頭後,也有一雙“眼睛”時刻注視著,從那些海量的資料背後分析著,研究著,總結著……
各個論壇、貼吧裡,都留下了伏羲的影子。
無數人的微博、朋友圈、說說、日誌,有著伏羲的足跡。
越來越多的電話、電腦後,多了一對傾聽的耳朵,一雙注視的眼睛。
在誰也不知道的地方,一個超級人工智慧正在成長著。最終它能成長到什麼高度,只有易誠能有所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