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群中,劉備,曹操等人看李自成的眼光就像在看一個白痴。
就這樣的人,你就算當上了皇帝,你屁股能坐穩嗎?
你連基本的問題都搞不清楚,最後也只能落得一個生死族滅的下場!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這道理簡直不要太簡單。”
“黨同伐異帶來的必然結果,那就是見不得別人好!”
“你乾的越好,受到的攻擊就越大,到最後死的就越快!”
“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怎麼做,基本上都是錯。”
“而且做的越多,那就錯的越多。”
“因為總能讓人找出把柄來。”
……………………
李自成沒想到就連劉備這種人都要睜眼說瞎話。
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官官相護嗎?
百姓不納糧:
“我不信!”
………………
陳通聳了聳肩,這絕對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的主。
陳通:
“你知道真理為什麼只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嗎?
其實就是因為大多數人不願意動腦子。
他們不想去探究現象背後的本質。
我也不給你扯什麼理論了,咱們就來看一看,當袁應泰兵敗遼東之後,東林黨人又是怎麼幹的?
當時,袁應泰這種愚蠢的行為,那激起了其他勢力文臣的一致抗議。
當時京城內就傳出了一個流言,說只有熊廷弼才能夠經略遼東。
甚至他們就想借著這股勁把東林黨人趕出內閣。
當時天啟皇帝剛剛上位,他面對著黨爭無能為力,畢竟他還需要先穩固自身的權利,才能著手解決這一切。
於是只能看著事情在東林黨人手中愈演愈烈。
當時的東林黨也頗受壓力,於是他們就出現了緩兵之計。
在這個時候,他們終於啟用了熊廷弼,讓他去當遼東經略,負責遼東戰局。
但是,接下來的騷操作就來了,作為一手遮天的東林黨人,他們怎麼可能把這個建功立業的機會交給別人呢?
於是乎,他們又幹了一件讓人跌破眼鏡的事情。
東林黨人選出了第二位儒家聖人,讓他前去制衡熊廷弼。
而這個人,就叫做:王化貞。
他去遼東當的是二把手,遼東巡撫,於是這傢伙啥事都不幹,就光扯熊廷弼的後腿。
他是為反對而反對。
熊廷弼說咱們要以守為功,王化貞立刻就表示,必須主動出擊。
他就是給熊廷弼找麻煩,他彈劾熊廷弼的奏章,那是如同雨點一樣飄向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