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抵達南灣村,用了差不多一個小時。
藉著村村通路的好政策,村裡已經有一條路了。
南灣村。
顧名思義,就是依江而建的村落,而且就建在江的南邊。
還是一個江水轉彎處,形成的一個沖積攤。
但村中房屋,基本又遠離江攤,而是往南面的山上建造。
在南灣村,真正的房屋,基本都是木質的建築。
這是特色,屋中住人,下面養牲畜。
只是,隨著小農經濟的變幻,現在養豬的人家已經幾乎沒有了。
而且,南灣村裡已經沒有多少人居住了。
多是一些老年人,或者帶著孩子的爺爺奶奶。
年輕人,幾乎都外出務工去了。
畢竟一年耕作,未必有在外務工一年的收入。
由於吳哥和喬女士先一步回到了南灣村。
所以,張平安他們進村時,就有人迎接他們。
一個頭頂布帽,身穿藍布衣衫的老者,隨著吳哥來迎接。
“這位就是小天師!”
見到張平安,老者頗為震驚,甚至難以置信,望著吳哥。
“七爺爺,這就是天師張平安,本事高低,不論年齡的。”
吳哥饒有興致的介紹,也介紹了一下隨行的劉越等人。
等到了徐丹紅的時候,七爺爺著實愣了一下。
人到成年之後,無論如何變幻相貌,其實都可以隱約被識出來的。
所以,在第一眼的時候,七爺爺其實已經認出了徐丹紅來。
只是,隨時時代變遷,思想轉換,從前那麼老舊的思想已經淘汰。
這也將變成南灣村的汙點,作為村長,七爺爺也是不願意提及的。
南灣村其實已經相當偏僻了,所以平時,幾乎沒有什麼陌生人來。
何況,這一次來了一車陌生人。
村裡的孩子,都來湊熱鬧。
張平安一眾,被迎進了吳哥的家。
吳哥已經是家中的年輕人了,所以家裡留下的只有父母,姐姐早就已經嫁人了。
還有一個妹妹,也在外務工。
吳哥的父母非常熱情,迎接招呼大家坐下喝口茶。
只是,到了徐丹紅的時候,吳哥的父母也震驚了,望著徐丹紅良久,都沒有說話。
吳哥回來,先透過氣。
所以,片刻之後,就言歸正傳。
“天師……”
老村長叫張平安,但依然會跳戲,這個年齡十來歲的孩子,會是一個道觀的天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