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一樣消耗了!
到頭來,自然沒法凝聚小球。
雖然以林遊的天賦,不在那些無法凝聚的行列當中。
可速度,勢必還是會大幅度降低,也存在一些失敗率!
因此,林遊想的是,趁著最後的十幾天,拼命的抗壓,最大程度的去薅壓力場的羊毛!
越是集訓往後,林遊越能感覺這壓力場的可貴。
可想而知的是,這壓力場的維持,多半是需要一定代價的。
那隻秘境寶獸,未必真的能無限制的使用這項能力。
否則,幫助所有人最大程度的開發魔殼不好嗎?
每個人都塑造個六道、七道的,再不濟,四五道總行吧?
林遊卻是不知道,這些魔殼疊加的難度,到底有多大,何其吃天賦!
否則,他也不會在魔殼訓練之初,便立下豪言壯語,先塑造個十道、八道的開開胃再說!
哪怕在後面的鍛鍊中,林遊也知道了,這玩意塑造起來其實還挺費事,未必能那麼輕易的疊加起來。
可他想的更多的,還是時間!
時間不夠罷了!
而非天賦!
在他想來,天賦就算會一定程度上的決定魔殼疊加的上限,卻也不會限制太多。
無非是個快慢罷了,我快一些,我就早些完成勾勒,你慢些,就晚些,終歸能到終點的。
畢竟魔殼說重要,可這玩意,不也就是通往決鬥者的第一道門檻嗎?
但事實上,魔殼的象徵意義,比林遊想象中更重大。
細數那些日後成就傳奇的決鬥者,在見習決鬥者期間,塑造魔殼時,最次,也勾勒了四道。
四道魔殼,便是下限!
以四道魔殼,未來成就傳奇的,便已經是個例了!
四道以下,更是一個沒有。
否則,塑造魔殼,也就不會成為此次集訓的主要環節之一。
這是要儘可能的,幫助他們這些優秀學員,進一步的突破固有的天賦,其次,才是節省修煉時間!
林遊不知道這些,也沒去想,一心一意的扛著壓。
扛著,扛著,周圍的人就都暈厥過去了。
很快,便只剩下兩人。
林遊和漆雨旋,和之前的情況如出一轍。
兩人都是專心扛著壓,塑造各自的魔殼。
壓力光罩外,賈蛟已是見怪不怪。
這兩位,站到最後很正常。
之前抗壓了那麼多次,都是這倆撐到最後,至於他們間,誰先誰後暈厥,則是都有可能。
差距很細微,視每次的狀態而定!
但今天,情況似乎發生了變化。
等到漆雨旋暈厥過去時,林遊整個人卻是……站著的!
看到這狀況,賈蛟都是微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