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042、合擊 (1 / 2)

安邑城外七八里遠的小山坡上,一道黑色騎兵鋒線如同海浪一般的呼嘯而下。

郝萌的虎賁軍打頭,兩百個虎賁騎士間隔三米一字排開,六百來米的距離,各個都是高頭大馬,各個都是虎背熊腰。

虎賁騎士並不算是重騎兵,沒有像後來的虎豹騎一樣,武裝到牙齒,但是作為戍衛京城的精銳中的精銳,戰鬥力不說,光輪形象和衝鋒的架勢,絕對是整個漢軍部隊序列中,最氣派,氣勢最足的。

虎賁騎士身後,淳于瓊帶來的手下同樣的排開,馬尾後用繩子栓著大片的樹枝,樹枝拖在地上,在駿馬的奔弛中,樹枝托起地上的泥土,在身後升起大量的煙塵。

虎賁軍和西園軍總共排了三隊,剩下了幾十人則用馬拖著樹枝在山坡上不斷的來回跑動,捲起大批大批的煙塵。

因為是晚上,能見度並不高,董珷不知道這招從獨斷當陽橋的張飛張三爺那裡學來的招數,是不是能發揮出應有的震懾作用。

反正情況刻不容緩,不管有沒有用,三個人帶著六百騎兵,硬著頭皮就衝鋒了。

為了增加震懾力,騎兵隊從六七里地外就開始衝鋒,拉長了衝鋒距離和時間,這樣會大大的消耗馬力,降低馬匹的衝擊力度。

在真正的騎兵戰鬥中,過早衝鋒是大忌,但是董珷卻不得不這樣做,他必須給白波軍足夠的反應時間,讓他們驚慌,讓他們恐懼,讓他們陣腳大亂,讓他們兵荒馬亂。

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渾水摸魚,城裡的人才有足夠的時間靠自己的努力擺脫城破的危局。

城裡的人並不知道真正的情況,白波軍攻進城的有三個人,領頭的叫做李樂,另外兩個分別叫韓暹、胡才。

在風起雲湧的大三國時代,他們三人的名字只不過是史學家書中的一筆帶過,並沒有留下太多筆墨。

以結果推原因,三人也顯然不是什麼腦力和武力拔尖的能人,能成為一方勢力頭目大多還是靠運氣,比他們運氣差的人都死了,所以運氣好一點的人活了下來,以資歷為依仗,慢慢爬上了高位。

兩千年,這個世界並沒有太多變化,週而復始,歷史不斷重演著。

聽到小校的報告,李樂慌了下,不過隨即就回復正常。揮揮手讓小校退下,外面不管來多少騎兵,跟他都沒有關係,他今天唯一的任務,就是把安邑城攻破。

李樂是白波軍首領郭大手下最仰仗的頭目,之一。

白波軍中除了郭大,唯一能跟他爭二哥地位的一個人叫做楊奉,兩人互相看不順眼已經很久了。

今晚的偷城行動是李樂一手策劃的,楊奉雖然在他提出計劃的時候沒有說什麼,可是此時肯定在城外等著看他李樂的笑話。

不管什麼原因,只要他今天晚上攻不下安邑城,就一定會被楊奉嘲笑打壓。

至於城外奔弛而至的一萬騎兵,就讓守在城外的楊奉去傷腦筋吧,不管外面最後打成什麼樣,只要能攻下安邑城並劫掠一番,過後,他李樂依然是白波軍最強戰將,是郭大以下的最強。

盯著攔在門口的一男一女,李樂心裡像吃了一斤蛆一樣的噁心,準備再好的行動也擋不住中間蹦出幾個不咬人隔樣人的玩意兒出來搗亂。

為了這次夜襲,李樂在三天的攻城裡,一直在控制著進攻的節奏和時間,因為只有讓這安邑城看上去固若金湯極難攻破,而後在他提出計策夜襲偷城並且一攻而下的情況下,才能顯出他李樂並不只是一個會輪刀片子的莽夫,還是一個能動腦子的智者。

‘哼!楊奉不就是讀過幾天書嗎,竟然敢以軍師自居,讓老子對你言聽計從?想得美!老子就拿下這安邑城,讓你顏面掃地,看你還敢在老子跟前囂張!呸!’

李樂啐了一口,手用力的一揮,“小的們上!給老子拖住他們!”

上百名眼睛猩紅的白波軍立即狂吼著衝向背靠背站在中間的徐晃和蒙面女人。

而李樂和分立對面兩邊,跟他呈等邊三角形站立的韓暹和胡才點點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