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個圍著的鐵絲網,裡面搭著不少帳篷,都亮著燈,來來回回有不少人,穿什麼樣衣服的人都有,軍隊特警公安消防醫護人員還有一些文質彬彬的人,想來就是一些考古專家了,因為是一些戶外作業,所以我們穿的大致差不多。我和劉響說:“咱們倆個就大大方方的走,假裝很熟悉的樣子。”
劉響說:“那我們要走去哪啊。”
我說:“這麼多得人,吃的用的也多,肯定有一個地方集中堆放物質的。”
我們倆個挺直腰板繼續往前走,其實內心慌得一批,一隊巡邏計程車兵看見我們倆個:“站住!你倆去那邊幹什麼。”
劉響小聲的嘟囔:“完了,這要是被抓會不會被槍斃啊?”
“說什麼你,大點聲。”
我連忙笑呵呵的說:“嘿嘿,兵大哥,這不是羅教授讓我們去那邊哪點東西嘛。”說著拍了拍我倆身上的揹包。
“裝置帳篷不在那邊,在前面的西北角。”
我連忙好的:“好的好的,我麼這就過去。”感覺拉著劉響快步往前走。就聽見這幾個兵大哥嘟囔“來這麼幾天還找不到路。”“新來的教授不是姓陸嘛,怎麼姓羅了。”“被看陸教授一表人才,這底下的功夫也是真好。”
劉響問我:“你怎麼知道有個姓羅的教授。”
我說:“我編的,快走吧!”心裡嘀咕:姓陸,難道是......
真是感謝幾位大哥給我們指路,我們找到了放物質裝置的帳篷,但是前面有倆個站崗的哨兵,一時半會也進不去,我們就在旁邊溜達。看見前面幾個年輕的後生姑娘圍在一起討論,我和劉響也湊了過去。
一個戴眼鏡的小夥子說:“這平原地區不應該動用重機動裝置,因為古墓是空的,這樣會使地面塌陷越來越大,不利於環境也不利於古墓的保護。”
剩下的幾個中有幾個說贊同。
另一個小姑娘說:“我不贊同,我們應該利用現代優質的勘探裝置對古墓經過進行開發再保護。而且這樣大規模挖掘可以更快的找到失蹤的楊教授。”
小夥子反駁說:“我們現在沒辦法確定他們人的位置,雨水倒灌,如果失誤的話,楊教授和同學們會被活活埋在裡面。”
我心想:這小夥子還不如小姑娘果敢,倒是更加穩妥。
小姑娘說:“雨水已經順著坍塌的地方流進去了,勘探隊也沒有辦法掌握這個古墓的大致規模,現在離楊教授被困已經過去三天了,如果我們不抓緊時間去救援的話,很可能就救不上來了。”
人群中又是一陣騷動。
小夥子明顯有點著急:“我今天和陸教授下去勘察的時候,大量的積水已經蒸發流失掉,古墓裡接觸到空氣的部分已經開始氧化了。我們不應該在繼續開採了,到最後我們可能什麼也得不到。”
這話很有道理啊,我沒忍住說:“這位同學說的很對啊,古墓被封在地下幾千年甚至幾萬年,古墓裡的空氣不流動,因為地球板塊的運動,氣壓開始變化,像一雙手一樣拖著古墓向上走,在接近地表的時候爆發,古墓裡的空氣與外界的空氣一流通,那墓裡的東西自然開始氧化,最後可能一點也沒有,消失在空氣過。”
那女孩子氣鼓鼓的說:“你是哪個院的,你是誰,你的導師是誰。”
我和劉響異口同聲的說“羅教師”“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