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紅衣女修> 第七百七十一章 神州大地(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七十一章 神州大地(二) (1 / 2)

‘神州大地’廟宇牆壁上的記載,在此一刻,暫時的拉下了序幕。

因為其中有一面牆壁,表面損毀嚴重,根本無法去觀。

透過神識的觀察,壴雨發現應該是有人反覆修改過其上文字和壁畫,導致此一面牆壁受損嚴重,以至於歲月侵蝕之下,風化消散……

“有問題……”疑語一句,壴雨端起酒杯,自飲一杯。

整個廟宇之中的壁畫與文字,只有這一面牆壁受損如此嚴重,其餘的牆壁雖也有殘缺之處,卻並不會損毀一整片牆面,如此誇張。由此可見,是有人刻意至此,讓後來人觀不得其中歷史。

但到底是為何如此,壴雨卻暫時參不透……

目光微動,壴雨短暫的疑惑了一會兒後,便將神識越過那面風化一片的牆壁,繼續揣摩著接下來的漫長曆史。

在這段歷史中,壁畫尤其之多。而其中一幅,被壴雨發現之後,目光頓起了變化。

這是一幅藍色為底,弱星光襯的壁畫。

其中,一名身穿特殊道袍的老者,站在了‘神州大地’之上,瞧不見他的正臉,也瞧不清他的背影。因為,一團特殊的東西,位在其身後,吸引住了所有的目光。

透過壁畫與文字前後的對照,壴雨發現,這老者就是當年離開‘芥子葫蘆’的少年。只是,如今他的身後,懸浮著一對黑白氣體,相互不融,乍一看這團氣體就好似一對蝌蚪一般。但若細細觀瞧便會發覺,這對氣體,如同縮小後的虛鯤一般,更是隱約之中要起什麼變化的樣子。

“身後‘太極圖’……”神識中望著壁畫,壴雨不經念道……

廟宇前,壴雨坐直了身子,加快的觀摩的速度。

整個‘道宗’,壴雨最在意的就是唯有道宗之祖才能凝聚的身後‘太極圖’。

按照壴雨的理解來說,一旦透過‘太極陰陽魚圖’修煉出屬於自己的身後‘太極圖’,那三界之中她將再無敵手。換句話來說,她也將成就不死之軀。萬法無畏,三千‘本源’也奈何不得自己。

除非自己瘋了,自己毀滅自己,將無人可撼動自己!

即使,面對同樣凝聚出身後‘太極圖’的修士,也只得必須虛耗,奈何不得什麼……

有些興奮之中,壴雨神識追著牆壁上的文字和壁畫去看。卻驚訝的發現,這段歷史之中,並沒有更多有關身後‘太極圖’的描寫。甚至在這段屬於少年的歷史之中,連‘道宗’也未曾多提,壴雨也是之後,透過其餘的壁畫和文字歷史,方才最終明確,少年就是一手創立‘道宗’之祖。

雖然未能瞧見自己最想瞧見的東西,但壴雨卻是明白了,這生於‘芥子葫蘆’一方世界的少年,最終的結局!

強破蒼穹,卻也是,問道而死……

‘仙境’以上,無壽元之愁。那修成身後‘太極圖’的少年,一手創造了‘道宗’,也似命中註定般的在“太初界”留下了驚鴻一瞥。甚至,據廟宇牆壁上的一些記載,這少年真正的邁入了只有傳說中才會出現的境界,‘問道境’!

只是,強悍到了如此的地步,世間再無能阻擋其腳步的存在,少年卻最終也選擇了,問道而死……

有關‘問道而死’的說法,有許多種。但真正能被稱為‘問道而死’的,卻只有三種。

其一,是捨棄自身之命,兵解肉身,葬去元神,以大境逆靈,投天道輪迴,奪‘道’己路!

其二,同樣是捨棄生命,化身‘本源’之位,修三界自然,印自身之路,證‘本源’大道。

其三,捨去自身之念,斬貪嗔痴欲,斷蒼穹之末,聞道之死矣……

這第一種‘問道而死’,說的是大修士捨去生機,自毀靈體,五滅元神,重搏踏仙途。

用最簡單的話語來理解,就是一名修士,到達一定境界之後,用盡萬法也不能突破的情況下,自主的毀滅自己,聚一生之修為,換得‘投胎轉世’後的仙途之旅。

據說,行如此之舉的話,將很有可能成就‘天道’之路,最終踏入不可追尋之境界。明悟萬物之源,獲知心中一切困惑。

而古往今來,少有修士,尤其是大修士,會自主的毀滅自己,卻換什麼飄渺虛無的‘投胎轉世’!

但,尤為可怕的是,一些掌握了‘輪迴本源’的大修士,在修煉‘輪迴本源’許多年後,幾乎都走上了這條毀滅自己,換得‘投胎轉世’後的仙途之旅!

而這第二‘問道而死’,說的是掌握‘本源’的修士,捨棄生機,化身為‘本源’之體,去印證自身所理解的‘本源’之道。由此,將最有可能,踏入不可追尋之境界。

對於這種‘問道而死’,幾乎是三界之中最常見的方式。畢竟,‘本源’乃是根本,藏著天道之秘,萬物運轉之規則。若真能化身為‘本源’之體,那似乎也真的是最有可能,踏入不可追尋之境界,明悟萬物之源,獲知心中一切困惑。

但,正是這種‘問道而死’最難一見。畢竟,並非是掌握了‘本源’之後,就能化為‘本源’之體。據說,唯有將一道‘本源’修煉圓滿,方才有機會,捨去生機,化為‘本源’之體。而至於‘本源’之體,到底是怎樣的存在,少有人知。

而很有幸,壴雨便遇見了一名化身為‘本源’之體,問道而死的修士。

只是,在壴雨看來,無圖的選擇太過瘋狂。換做她,絕對不可能行如此之舉。舍自身之一切,即使真的能夠成功,也是另外一個並非是自己的自己去享受。這,永遠是壴雨不可以理解的……

至於這第三種‘問道而死’,說法尤為不一,但也基本上可以統稱為兩種含義。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