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鎮,今日路上無行人,挨家挨戶都是張燈結綵著。
又是一個新年日,那一張圓桌上,一壺壺溫著的酒,一疊疊冒著熱氣的菜餚放在其上。坐在一起的親人們訴說著思念,舉杯喝著酒水。
老人望著慢慢長大的孩孫,剛剛返家的人兒望著似乎一夜就長大的孩子,不免都有些感傷。
而在那吵鬧的飯桌上,在那忙活的廚房內,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臉上都或多或少的浮現著幸福的笑容。這樣的一幕,雖然簡單,卻也是這一年之中最幸福的時刻。
然而這樣的幸福,卻並非人人都會有。
在這太平鎮中,總是會有幾戶人家,是隻能一人去度過這本該熱熱鬧鬧的日子。
巷子尾,與那河溪只有一丈位的四合小院中。
有人為自己下了一整鍋的餃子,也拿出了一罈不捨得喝的酒。
今夜的壴雨,沒有穿著自己喜愛的紅衣。因這寒冷的夜晚,她只得裹著棉襖,暖著火爐才能在院中與那桃樹梅樹同過新節。
化身為凡的她,已然沒有了靈體,但時常會有的孤傷情緒卻不會消失。
晃動的燈籠下,其實是月光照著明,雖然只是幽光,卻是極配景與情。
拿著木筷的壴雨,一口餃子咬著三口,手中的酒卻總是一飲而下,甚至是喝的有些過快了……
她喝的酒,並非是自己所釀,而是那‘桂花釀’!
此酒,隨著賣酒老漢的離開,已然成為了孤品,小鎮中已然沒有再賣的了。而能存下來的,也大多被壴雨高價買來。自己不捨得喝,卻在今夜,一人喝了整一罈。
獨自過新節的她,在四方桌上,還排放著厚厚的書籍。
這些書,並非是她的故事,而是她所寫的故人傳記。
太平鎮中的日光,她完全沒有想到,自己會寫出如此多的文字,並且創造出了這麼多故人的傳記。
一本‘水問天傳’、一本‘沈驚天傳’、一本‘方會知傳’、一本‘六世傳’、一本‘水門傳’、一本還未寫完的‘桃二公子傳’……
這些曾經在自己生命中出現過,驚豔過自己的故人,除了那公孫弘外,壴雨都為他們寫下了一個完整的故事。在這些故事中,壴雨給他們安排了圓滿的結局。有些,存有私心。有些,則是全是私心。
畢竟是壴雨自己所寫,哪裡還能有什麼客觀……對此,她也不強求自己,隨心而寫。畢竟,這書是給自己看的,是用來感動自己的,哪裡還需他們評價!!!
一杯杯‘桂花釀’下了腹,一杯杯敬完了可敬的故人,壴雨也在醉意朦朧間,獨自回了房。
這夜,她睡得香甜,雖然醒來後痛眩不止,極為難受。但回想著那夢中所見的太平鎮,便只剩下了滿臉的笑容。
梳洗完後的壴雨,搬著那躺椅,暖著那紫色小茶壺,就躺在了院子中,靜靜的望著天空,感受著平靜的時光。
今日,剛過新節,沒有商家會開店,那小張也不會推著板車前來,自己也算樂的清閒。
望著天空,暖著紫色小茶壺的壴雨,不知是否因為昨夜的酒勁未過,淺淺閉目後,便已然又睡了過去。
在她熟睡之際,小巷中迎來了一位裹著厚厚棉襖,帶著遮耳高帽的男子。
他的懷中,抱著一個布包裹,裡面是醃好的臘肉。
當這男子走到四合小院的側門後,就敲打著木門喊道:“壴姑娘……壴姑娘……”
驚夢中,壴雨懶洋洋的坐了起來,聽聞著院外的聲音,便知道是小張來了。
望了望天,還是清晨,但自己只感覺睡了很久。
舒展了一下身子,放下了紫色小茶壺,整理著衣裝的壴雨應了一聲,卻沒有走到側門處。
一會兒的功夫後,壴雨從酒窖內抱著一罈子特釀的‘桃花酒’,方才將那門栓開啟。
“壴姑娘新年好呀……”見門開,望著那帶著笑意抱著酒罈子的壴雨,小張彎了彎腰的說道。
而壴雨回言時看見了小張懷中的布包裹,便有些嫌棄的回道“你也好呀…怎麼又送臘肉來了?我不喜歡吃這些鹹東西……”
“好嘛…大冷早的我不在被窩裡面暖著,給你送臘肉來你還嫌棄起來了……”聽著壴雨嫌棄的話,望著壴雨嫌棄的容,小張一跺腳,大呼著道。
“哈哈,逗你呢。對了,你爹怎麼樣了?”哈哈笑著,壴雨抱著酒罈子用手臂撞了撞小張,詢問起了老張的事情。
“好毛病,寒冬腿下不了地,沒的大礙……”微低了低頭,小張如此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