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輩……”臉色變換了少許,農千凡又喚了一聲前輩,欲言又止間,卻見壴雨始終無言,賞月不動。
“前輩,不知您要帶晚輩去何地?”緩聲的問道,農千凡心中糾結著,卻也不好明說。
而壴雨,聽聞此言後,只是有些憂愁的回答道: “先去一個叫‘朱雀星’的破碎介面,之後去何地,我要想一想了……”
如今,壴雨依舊望著天空中的那輪明月,她知曉它不是家鄉月,卻依舊感慨了起來。
然,壴雨的這句話,讓農千凡再無糾結之意,立刻抱拳道:“晚輩這就去,至多半月,就回來。”
聞言,壴雨看了他一眼,點了點頭。
見此,農千凡也點了下頭,彎腰一拜後,化為一道遁光,向著觀外飛去。
這農千凡何等聰慧之人,聽壴雨說要從此介面離開,去往“破碎界”,便已然認定壴雨的境界乃是‘仙境’!跟在一名‘仙境’修士的身邊,那是何等的造化,他怎會猶豫半分……
但,他猜錯了,壴雨不是‘仙境’,卻有一般‘仙境’修士都不曾有的‘界寶’!
夜幕下的山中觀,壴雨默默望著農千凡漸漸消失的遁光,言語道:“將來,我會將此‘本源’,還給你……
‘本源之心’到底是什麼,現在的壴雨徹底明白了。它是一種體驗,它是一個容器,它是一段記憶。
‘本源’,其實並不深奧。它只不過一種規律的尋找,一次思考後的悟達,一個獲得後的運用。但無盡的歲月中,前人已將‘本源’的奧秘言說過千萬次,卻依舊困住了億萬修,邁不過這一步。
至於原因,其實也很簡單。他人告訴你的,你以為你懂了,但你卻並不懂。並非他們之口為假,而是不曾親自體會的,自己參悟通透的,就是虛。
道理,就在自己的面前,張口可言,閉目可思。但,不是自己參悟的,終究不是自己的……
言可懂,聽可明,不參不悟,亦為空。
‘本源之心’,就彷彿一名修士將他所參悟的本源之記憶送入你的腦海。‘本源之心’就彷彿是一個容器,它將那番感悟藏於內,也送入你的心中。‘本源之心’就彷彿一個過程,讓你通透間,自己慢慢感悟。
如今,壴雨已然明白了什麼是‘緣之本源’,但她並未掌握‘緣之本源’!無圖送給自己的‘本源之心’,就像一粒種子,埋在了自己的體內,待自己邁入大乘期後,便會發芽。待歲月的洗禮後,就會成長。待自己慢慢參悟後,便會開花……
只是,這花開到何種程度,依舊要靠自己。路已經出現,但走不走,走又能走多遠,依舊在自身……
無圖,其實早已死去,他依靠‘緣之本源’,留在了世間。藏在這觀中,等待緣起緣滅。
在送出‘本源之心’後,他的‘本源’之力也就消散,塵歸塵,土歸土。
這‘緣之本源’奧妙之深,的確不低於被稱為三大‘本源’之一的‘時間本源’。這也難怪無圖會說,明悟了‘緣之本源’,便對其它‘本源’不屑一顧。
只是,這‘緣之本源’還要看是何人使用,用來做何。若旁人,永遠無法到達無圖使用此‘本源’的高度。即使是壴雨,還未去修煉這‘緣之本源’,便已然知曉,自己窮極一生,都不可能超越無圖了……
徹底參悟了‘緣之本源’的無圖,已然到了要印證著自己之‘道’的程度。
而他的道,就是等著緣起緣滅後,方見成效。
只是,他等的緣,是自己,卻也並非自己。
他等的緣,是農千凡,卻也並非農千凡。
緣已起,可是緣滅後,會是怎樣的結果,無圖也許已經不在意。否則,他在送壴雨‘本源之心’時,不會與自己和解……
他的緣,壴雨不懂,卻也懂!
觀中,下起了細雨,壴雨坐在了石階上,望著山下,不言不語。
現如今,她的境界,邁入了踏古後期。她的識海中,除去‘時間本源’,並沒有其它本源。但壴雨知曉,‘緣之本源’就在自己的身上,當自己邁入大乘期後,便能看見……
只是,自己不會去悟這‘緣之本源’,自己所要的‘本源’就在‘太極陰陽魚圖’內,不會有任何的動搖。
尤其是看見了參悟‘緣之本源’的無圖,壴雨更加認定了這一點。
將來有一日,自己也要印證自己的道。若修的是這‘緣之本源’,恐怕自己也逃不過無圖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