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就這樣過去。
捕快這行當,小事枯燥,大事驚悚,總之就是不得安生,還得處處受氣。
回到巡捕房。
劉捕頭得知易凡將手頭案件全部辦完了,感到有些意外。
這些案子雖然算不上多少難,但很是麻煩,至少如果他一個人去辦,一定會忙地暈頭轉向。
然而易凡真就一個人都辦完了?
屬實有些匪夷所思。
“劉捕頭,沒其他事我就找回去了。”易凡說道。
劉捕頭沒有難為他,在易凡離開之時,還不忘叮囑一句:“明天記得早點來。”
…
武陽縣,東南角,雅號“瓦崗區”,全城上下的破落戶都集中於此。
這裡都是單層的破舊小木屋,每逢暴雨屋上的茅草便四處飄搖。
每戶人家拘在自己家的小小空間,一家不論幾口都擠在這破落的二十個平方內。
居住於此的縣民,每天的活計就是四處乞討,與街邊的野犬爭食。
他們大多是一群來歷不明的外鄉人,大多身上落有殘疾。
易凡也居住於此。
但他有個正當職業,照理說可以早早搬離這裡,但他總放心不下這裡的街訪。
在這個流淌著貧窮與苦痛的臭水溝裡,卻有最著熾熱的真情與人心。
他索性就繼續住著。
回到瓦崗區。
易凡的肩膀上,扛著兩隻大麻袋。
一袋裝著大米,另一袋則是食鹽。
“小凡回來了啊!你這肩上扛的是什麼寶貝?”居住在路口的張大嬸,熱情地打著招呼。
易凡微笑點頭,隨後卸下肩上的麻袋。
“張嬸,您快去通知大夥。
今天我帶來了大米和鹽,讓大夥分著吃。”
聞言,張大嬸先是一怔,嘴唇顫抖著但有力地回應道:“好勒!”
一會功夫,
瓦崗區的中間空地上,頓時擠滿了人。
人們手裡都拿著破碗盆,翹首等待著。
“大家彆著急,人人有份。”
易凡站在麻袋前,按照比例給眾人分配大米和鹽。
“易凡哥哥,我來幫你。”
一位衣服破爛,但長相干淨可愛小女娃走到他身邊。
這小女娃叫做小艾,就住在易凡隔壁。
小艾眼睛那裹著一塊白色的紗布。
她天生便有眼疾,看不到任何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