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皇最近在幹什麼?”
蘇萊曼大帝沉聲問道,他的女婿兼心腹呂斯泰姆忙躬身謙卑道:“回稟大帝,在……耕田。”
“耕田?”蘇萊曼很驚訝,幾乎不敢置信。雖說他享受著萬王之王的無上榮耀,但他也必須承認,大明是他無法企及的。
論起疆域面積,大明超過奧斯曼四倍以上,財政收入則是十倍以上,至於社會財富,那就更不用說了。
年過半百的蘇萊曼很清楚,無論如何,自己窮其一生,也無法追上明皇,一個比自己強大無數倍的皇帝,他應該幹什麼?
看看自己……平定叛亂,修建廟宇,整頓軍隊,打造武器,準備繼續戰鬥……無論哪一樣,也要比卑賤的耕種重要太多了。
是明皇太沒有出息了,還是自己做錯了?
這個念頭在腦中一閃,就很快滑過去,不留下多少痕跡……任何一個強者,都是無比自信的,尤其是帝王,哪怕知道自己錯了,也不會認錯,因為一旦認錯,他就完蛋了。這就是皇帝這個生物的特別之處。
“你覺得明皇為什麼會躬親耕種?”蘇萊曼好奇問道。
“因為……他們遠路而來,缺少補給,不得不耕田種地,就連皇帝都要親自下田。臣以為明人堅持不了多久了。”
“是啊?”蘇萊曼笑吟吟道。
呂斯泰姆愣住了,難道大帝不希望明人敗北嗎?
見女婿瞠目結舌,蘇萊曼微微搖頭,心中煩躁,這小子完全跟不上他的思路,如果帕夏還在,就不會這樣了,只可惜帕夏只有一個,而他已經死了……
現在一切事情都落在了蘇萊曼的頭上,他必須自己拿主意。
其實當明朝提出租用埃及土地,修建運河之後,蘇萊曼頓時就來了興趣。
一條運河!
連結地中海和紅海的運河。
在攻佔君士坦丁堡之後,奧斯曼雄踞地中海東岸,後來有席捲埃及等地,修建運河,他們不是沒有考慮過。
當初帕夏就曾經帶領水利官員前來勘察,測量結果卻是紅海水位更高,會流向地中海。
這就是說要從帝國核心區域向印度洋運送貨物,必須逆流前行,也就需要在運河上修建梯形船閘。
開鑿運河已經超出了奧斯曼的財力,建造船閘,更是會耗盡帝國元氣,蘇萊曼只好放棄。
可當大明到來之後,結論就不一樣了。
歐陽必進跋山涉水,仔細測量之後,他的結論是地中海水位更高,也就是說是地中海的水流入紅海。
這個結論和帕夏測量的結果正好相反。
蘇萊曼覺得自己的左臉捱了一巴掌。
但問題也來了,明軍希望從本土向歐洲輸送貨物,經過運河的時候,也是逆流而上,他們有本事做到奧斯曼做不到的事情嗎?
事實證明,不但有,而且信心十足。
歐陽必進已經規劃好了船閘位置,並且從大明調來了一大堆的水利人才,協助他一起部署施工方略。
又是一個嘴巴子。
人家不光比你聰明,還比你能力強。
這可讓人怎麼活啊!
強如蘇萊曼大帝,也只能寄希望明人堅持不下去,主動退走。到時候他就可以順理成章,接下運河工程。
而一旦修通了運河,奧斯曼可就不一樣了。
從黑海到地中海,再到紅海,乃至整個印度洋……奧斯曼的所有國土,人力,財力,全都盤活,連成一體。
到時候奧斯曼帝國不只是地中海東岸的霸主,也能切斷西方和東方的航路,從而將海量的財富納入自己的掌握之中,如果做成了,也就能含笑九泉了。
只不過這麼宏大的佈局,完全建立在明人放手的基礎上,蘇萊曼很鬱悶,這太不符合他的性格了。
但維也納的失敗,著實傷了帝國的筋骨……到底該怎麼辦?
蘇萊曼已經不指望呂斯泰姆能給他什麼好建議了。
“你安排人員,繼續盯著明皇的舉動,有任何動靜,立刻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