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朝代都有一股子屬於自己的氣……大漢代秦,攻滅匈奴,落在一個強字!李唐南征北戰,四海歸心,落在一個盛字。
至於趙宋,欺負孤兒寡婦,****取天下,不管君臣文武,都透著那麼一股子小家子氣,忒不爽利。
至於大明,因為崖山之敗,漢人淪為四等奴僕,經歷太過慘痛,又加上朱元璋出身寒微,奪天下全靠著一股熱血,便賦予了這個朝代筆直的脊樑,堅挺的筋骨……即便素來偏軟的文官,在對外問題上,也不敢公然違背祖訓。
就拿對蒙古草原的貿易封鎖來說,一直維持了二百年,直到隆慶朝,內有高拱張居正,外有王崇古,楊博,張四維……無數猛人聯手,才促成了封貢,打了一輩子的老冤家,總算能坐下來,涮火鍋,做生意了。
這就是明朝,很不完美,很擰巴,但又有那麼一條底限,有那麼一點堅持,有那麼一股奇怪的勁兒,不管好壞,都擺在那裡。
費宏和石珤兩個大學士太瞭解這些了,他們篤定了皇帝和太后,誰也不敢說答應韃子內附,誰也不敢放鬆對韃子的警惕。
哪怕只有那麼一點擔憂,也不敢越雷池半步。
反正我們只要咬住這條線,輸得就不會太慘。
至於王嶽,你小子有多少本事,都拿出來吧!
我們倒要看看,你怎麼顛倒黑白,胡說八道的。
到了這個地步,兩位閣老竟然不怕了,甚至還有點躍躍欲試了。
他們等待的時間不算長,王嶽就晃晃悠悠來了。
太后在場,朱厚熜也就不玩虛的了,直接把兩位閣老的話告訴了王嶽,就看你小子怎麼辯解了。
就連蔣太后都擰著眉頭,注視著王嶽。
雖說咱家喜歡錢,可若是因此遺禍後人,哀家也不會答應的。
畢竟再偏愛你王富貴,也不能失去了最後的原則!
王嶽聽完之後,沉默半晌,突然撫掌驚呼。
“我的天啊!”
朱厚熜瞪了他一眼,“你鬼叫什麼”
王嶽忙道:“陛下,不是臣吃驚,實在是兩位閣老的話,讓我大開眼界啊!”
費宏咳嗽道:“王大人,華夷之辨,早就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你又何必故作驚人之語”
王嶽笑道:“費閣老,我的確是吃驚不小,按照你和石閣老所言,太宗皇帝五徵蒙古,那就是最好的辦法了又或者,成化天子犁庭草原,也是對的了那,那這些年,朝野上下,都在爭論什麼”
費宏和石珤都是一陣語塞,他們為了駁斥王嶽,竟然忽略了大事。要知道一直以來,文官集團都反對大舉對外用兵的,說是勞民傷財,窮兵黷武。
朱棣剛死,就停止了對外用兵,接著又放棄了交趾,放棄了河套,步步後退……這些軟弱的舉措,在文官集團看來,都是休養生息,不重邊功,體恤百姓,是聖明不得了的仁君仁政。
過去王嶽覺得他們或許是真的不明白,讀書讀傻了。
可是費宏和石珤這兩位,侃侃而談,不是說得很清楚嗎
對於北虜韃子,不能放鬆,不能容納,要麼就嚴防死守,要麼就大舉用兵掃蕩……那你們非議太宗皇帝幹什麼尤其是汙衊成化天子,你們腦子壞掉了
還有正德皇帝,他也是主張對外用兵的,並且身體力行,還打了一場應州大捷……怎麼到了你們嘴裡,都成了荒唐混賬了
你們能不能稍微有點邏輯啊
都入閣拜相了,咱就別胡說八道了唄!
面對王嶽鄙夷的目光,兩位閣老的老臉都有點紅,很不舒服。彷彿偷吃被主人發現的貓……最大的秘密讓人發現了,這可怎麼好啊
費宏老臉通紅,低聲道:“王大人,過去的事情暫時放放吧,我實在是無法苟同接納朵顏三衛的做法。你浴血奮戰,重創韃靼,至少能給九邊換來十年太平,你又何必引火燒身呢”
石珤也道:“沒錯,以現在新軍之威,足以震懾大漠,讓韃子惶惶不安。老夫以為到了這個地步,既已經足夠了,若是把朵顏三衛招來,他們彼此勾結,內外沆瀣一氣,後果不堪設想啊!”
費宏附和道:“沒錯,數萬韃子精銳不曾叩開大明門戶,王大人卻主動開門,把這些強盜賊匪請進來,實在是讓人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