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奉天殿外的階陛下,朱高熾、朱高煦和朱高燧眼睛上的黑紗被除去。
朱高煦眯著眼睛,把手擋在額頭上,在原地轉了一圈。
直到轉回原點,抬頭望見奉天殿的牌匾,他才知道自己身處何處。
朱高熾一動不動,身上的每一個毛孔都如臨大敵。
“大哥,奉天殿!皇上在裡面!”朱高燧興高采烈,他沒有見過當今皇上,也沒有見過先皇。
像看會說話的猴子一樣的好奇驅使著他,而危險則不是他所能立即想到的東西。
“閉嘴,這裡是你能嚷嚷的地方嗎?”朱高煦代替大哥教訓三弟。
雖然他與大哥有眾多不合的意見,但是教訓弟弟是他們倆共同的無可厚非的職責。
“三位王子,請入殿!”李府的僕役變成了皇宮的護衛,引領他們走上階陛。
朱允炆端坐在龍椅裡,雙臂撐在桌面上,身旁只有一名太監。
三人向朱允炆行跪拜禮。禮畢,三人直起身子,但都不敢抬起頭來。
“周世子,你們在京師居住得可好啊?”朱允炆寬厚和氣,沒有一點皇上的威嚴。
這是他打算放三個王子回北平前的一次會面,他絲毫沒有敵意,相反,他試圖盡力掃去他們心中的陰霾。
“多謝皇上關懷,府裡的僕役對微臣與舍弟畢恭畢敬,照顧周到。”
朱高熾不卑不亢,作為燕王的兒子,他知道自己該有什麼樣的姿態。
他不會表現出對朝廷的不滿,也不會趾高氣昂地造成對立的局勢。
朱高煦把頭微微側向了一邊,雖然明知他們兄弟三人是朝廷的人質,但還是鄙視大哥的懦弱。
仗著強壯的身體,精於騎射,他的張揚跋扈和桀驁不馴從未收斂過,即使在朱允炆面前,它們也在他的皮囊之下蠢蠢欲動。
“高陽郡王,這些日子你可待得慣呀?”
朱允炆發現了朱高煦的不滿,但他沒有生氣。
換位思考,如果他被軟禁,他也會滿腹牢騷。
朱高熾心頭一緊,擔心二弟不識時務。他清了一下喉嚨,提醒朱高煦不可胡言亂語。
“遊子在外,母擔憂。微臣除了擔心母親牽掛之外,都覺得好。”朱高煦道。
雖然字裡行間也聽得出不滿,但至少沒有形成正面衝突,朱高熾稍稍鬆了一口氣。
朱允炆微微一笑,把詢問的目光移向朱高燧。
“微臣也是一樣。”朱高燧的回答十分簡短。
他年紀尚輕,沒有自己的立場,而且沉迷戲曲,對於戲曲之外的東西漠不關心。
軟禁對他來說並沒有像兩個哥哥那樣痛苦,他把大哥的教導和二哥的牢騷當做耳旁風,以撫琴度日,悠哉自在其中,
“好。朕今日喚你們來便是要看看你們的起居飲食是否都得到了妥善的安排,你們是否過得好。這樣說來,朕就放心了,朕也會讓燕王妃安心的。別無他事,你們回去吧。有什麼要求都可以提出來,朕會盡力滿足你們。”
朱允炆沒有當庭宣佈釋放他們,因為他不想親眼看到他們的欣喜若狂,那代表著他們對京城這幾個月的痛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