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國,應天府。
幾道狼狽的身影出現在大殿內。
“陛下!陛下!”
有侍衛聞訊急忙衝了過來,神情緊張的警戒著四周。
“無事。”
劉伯溫擺了擺手道:“爾等先下去吧。”
讓屬下人看到朱棣狼狽的模樣,純屬有損天子的威嚴。
“屬...屬下遵命。”
十幾位帶刀親衛面面相覷,但是最終還是聽從了劉伯溫的命令。亂說?他們絕對是不敢的。
“劉...劉聖。”
這時,朱棣開口說道:“為朕傳言文武百官,讓他們在金鑾殿等候!”
既然已經撕破臉,那他自然知曉程慕不會善罷甘休。
戰事,將起!
“陛下,微臣已經傳音給太醫。”
然而劉伯溫請求道:“還請陛下恢復身體後,再召見群臣也不遲。”
雖然戰事將起。但是又不是說他天啟帝國下一秒就會打到應天府來。
在他的認知裡,每一次大戰之前,調兵遣將至少需要十天半月。如果是一次大規模的國戰,那準備幾個月甚至是幾年都很正常。
“讓太醫為朕包紮即可。”
朱棣搖了搖頭:“我們此時等不起任何一秒時間。”
戰爭永遠都是爭分奪秒的事情。有時候戰爭所比拼的,不是雙方的戰鬥力,而是雙方的準備是否充分!
而且自從將漢帝國的入侵者趕出國土後,大明的將士們士氣正盛。
也恰恰適合去進行一場大戰。
北方的威脅漢帝國?
按照明帝國諸臣的分析,在上次失敗後,漢帝國是不會再輕易的舉兵。
在沒有做好完全的準備之前。如果說第一次失敗是準備不足,還有藉口可找。但若是第二次還是失敗,那漢帝國會自己內部不穩。
“老臣...遵命。”
劉伯溫沒有再反駁。他知道,這是一位帝王該有的勤政。
不多時。
身體稍稍恢復的朱棣出現在金鑾殿中,殿內的諸臣也已等候多時。
“吾等參見陛下,願陛下龍體安康。”
這群人不是傻子,反而是一個個眼尖心細無比。朱棣的不正常,他們第一眼便發現了。
“諸位愛卿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