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愛卿如何看待此事,需不需要再次增兵龍城關?”
正慶帝高坐在御案後,面色平靜的道。
沒有人出面彈劾王子騰。因為在之前王子騰就已經給正慶帝上了陳情表,向正慶帝說明了事實並言明瞭厲害關係。
當晚的南書房議政,有王子騰的政敵諫言押解“失職”的王子騰進京問罪,被正慶帝一怒之下打入死牢......
從此眾人便看出正慶帝對王子騰的信任,也看出他對於此戰的決心。
兵部劉尚書道:“陛下,不可再增兵了。京師南北大營原本一共十萬兵馬,如此已經抽調到只剩三萬,就算加上京營和禁軍,京師總共的兵馬也已經不到十萬......
京城的兵馬實在是不能動了啊。
再說龍城關,原本就有守軍七千餘人。之前陛下又派了莫老將軍率領一萬北大營的精銳之師前去支援,如今算來也該到了。
這樣下來,龍城關一個關隘,兵力就已經達到了一萬七千餘人,守關足以!”
在劉尚書的眼中,錦衣軍就是一幫“土匪”、“混混”,所以他根本就沒把錦衣軍的人馬計算在內。
也有人反對:“可是誰也不知道敵人還有多少兵馬等在後面,萬一龍城關要是有失,京城可就暴露在敵人眼前了。
再說,若是不能派兵將這股騎兵消滅,不但關中百姓,就連我們運輸的糧道也被對方切斷了。長此以往,邊軍斷糧,那豈不是要一敗塗地了?”
戶部侍郎於書洋也出列道:“趙參議說的對,我軍的糧道不能斷。原本戶部計劃送到大同的一批三萬石的軍糧下個月初五日便要出發,如今官道不安全,這批軍糧戶部也是不敢撥的,否則極易成為資敵的軍糧。”
說到軍糧,正慶帝對於書洋道:“國庫裡如今還有多少存糧?”
“尚餘四十餘萬石。”
正慶帝心中算了算,雖然不少,但是不知道這仗要打多久,總不能坐吃山空吧。
是時候向民間籌集軍糧了。
沒在糧食的事情上多耽擱,議題回到龍城關。
“既然京城的兵不能再調,那就從其他地方調吧。自數年前韃子族慘敗,龜縮回白山黑水之間,如今早已不敢露頭。
但是遼東還是常年養著數萬大軍,不如全部調回來聽用。”
“開什麼玩笑,全部調回來,要是韃靼趁機偷襲怎麼辦?”
“那就調一半。”
“一半也危險,最多調三分之一。”
“......”
兵部劉尚書和軍機閣的趙參議相互扯,最終正慶帝拍板,從遼東調兩萬騎兵支援京城。又從兩浙、兩江調兵三萬北上,以防不測。
小議會這才罷休。
由於正慶帝以強硬手段暫時壓服了滿朝文武,在面對哥薩克這個兇殘的敵人之時,整個國家機器開始開動起來,形成的實力實在驚人。
若無意外,這次突襲而來的哥薩克騎兵,註定盡數血染他鄉。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