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少帝成長計劃> 第0421章 何氏外戚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421章 何氏外戚 (2 / 3)

漢官制:官員秩中二千石以上(三公),金印紫綬;比二千石及上,銀印青綬;比六百石及以上、比二千石以下者,銅印黑綬;六百石下,銅印黃綬。

而在軍隊當中,軍官將士都著軍袍甲冑,隨時準備作戰,自然不可能在身上,系一條著表明身份地位的綬帶。

那在戰鬥時,軍卒如何判斷迎面走來的,是和自己一樣的大頭兵,還是秩二千石的都尉呢?

答案,便是那青年軍官,以及賬內大半人手臂上繫著的布條。

軍中都尉及以上的將領,在官制中都屬於比二千石及以上的等級,校尉則為千石。

對應漢官制中的綬印製度,在軍隊日常作戰時,都尉及以上的將領都會在手臂上,系一條青色布條,校尉則系黑色布條。

而率五百人之隊率司馬,秩四百石,剛剛好卡在了‘比六百石黑綬’的涵蓋範圍之外。

所以在漢室軍隊,一位手臂上繫著黃色布條的人,幾乎可以確定為:屯長以上,隊率司馬以下的軍官。

而在此時,賬內這六七十號人中,能在手臂上繫著黃色布條的,只可能是隊率司馬!

這一級別,是漢室軍隊中十分微妙的點。

絕大多數功侯子侄、外戚子弟,入伍後的起點都是從隊率司馬開始。

而尋常百姓入伍從軍,憑武勳所能到達的天花板,也恰恰是隊率司馬。

倒也不是說,漢室有什麼關於‘寒門子弟不能做隊率以上軍官’的條令,而是從隊率司馬以上的校尉一級,軍官就會具備絕對意義上的自主指揮權。

這也是為什麼‘隊率’一級,會成為豪門子弟的起點、寒門子弟天花板的原因。

勳臣、外戚子弟,能被家裡安排到軍中的,大都是從小習讀兵書、磨鍊身體的精英,本身具有一定的軍事素養;但在毫無戰場經驗的情況下,不太適合有太大的自主指揮權。

而寒門子弟之所以會在‘隊率’一級停下升遷的腳步,也恰恰是由於校尉一級,擁有絕對自主指揮權。

——能從大頭兵一步步爬上來的,自然都是軍中的勇士、翹楚!

但寒門出身的標籤,必然使得這些真正的勇敢者,在先天、後天條件上有一定的缺陷。

身體素質的缺陷還好說,多吃點肉,在軍中磨練幾年,總能跟上來。

但軍事戰略素養方面的欠缺,卻是寒門子弟入伍從軍道路上,幾乎無法跨越的一道鴻溝。

這也是為什麼漢室,會有‘校尉者,將官世家之始’這種說法的原因。

——能達到校尉級別的人,無論如何,都會具備一定程度的戰略認知!

而這樣的人,就算沒能為後代留下片竹兵書殘卷,光是其自己一生所總結出的戰略認知,也足以讓後代突破‘校尉’一級的鴻溝。

所以在漢室軍隊當中,校尉一級開始,才會被視作‘希望之星’,成為都尉、將軍們眼中,前途不可限量的乘龍快婿。

而與之恰恰相反,僅比校尉低一級的隊率司馬,在都尉、將軍級別的高階軍官眼中,和大頭兵幾乎沒有什麼區別。

非要說有什麼區別,那也就是相比起一般大頭兵,隊率司馬往往會是勇猛無比的大頭兵。

如果在戰鬥中,某一個隊率司馬上演了一出‘萬軍從中取敵將首級’的戲碼,絕對不會有人覺得奇怪。

——漢室的每一位隊率司馬,除了身份背景實在太硬的豪門子弟外,其他的所有人,都是憑著這種視死如歸的勇氣,才得到如今的地位的。

但當眼前這位以前被視作‘勇敢的大頭兵’的隊率司馬,在大獎軍柴武,十來位都尉,以及數十位校尉面前侃侃而談時,賬內的眾人,無一不送上了驚詫的目光。

“不知壯士何方人士,姓甚名何?”

就連柴武本人,在確定那青年手臂上的細布條是黃色,而不是嚴重褪色的黑布條後,也流露出了些許驚喜的神情。

唯一讓柴武壓抑住心中驚喜的,是一種最為合理的可能性。

——這廝,是某家功侯塞進軍中的子弟!

但青年隨後的自報家門,卻讓賬內眾人目光中的震驚,愈發趨於凝實。

“回上將軍的話:末將何強,家中乃長安何家寨人氏······”

嘶~

青年華英剛落,賬內眾人不約而同的倒吸一口冷氣,以一種看怪物的眼神,看向那自稱何強的隊率司馬。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