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順利回到漢室,韓嬰還將失去自己的王位,失去祖父、父親傳給自己的國祚。
韓嬰此時剩下的,只有眼前的叔叔韓頹當、在矮丘下和衣而睡的母親,以及這近千部眾。
如果連部眾都失去,那即便回到漢室,那對於‘人生地不熟’的韓嬰而言,也基本意味著泯然眾人。
“叔父。”
想到這裡,韓嬰費力的嚥了口唾沫,偷偷撫摸了一下轟鳴的肺腑,望向一旁的韓頹當。
“母后可還安好?”
聽聞此言,韓頹當本就凝重的面色更沉一分。
“太后安歇之前,喝下了一些鹽水······”
只含糊其辭的說出這句話,韓頹當就低下了頭,不再言語。
但很顯然,韓嬰聽出了韓頹當話裡的未盡之意,不由哀從中來,默默抹起了淚。
“身為人子,竟使母后淪至食不飽腹之地·······”
“若父王泉下有知,當是不願再認寡人為子了······”
聽著韓嬰帶著哭腔,說出這句令人感傷的話,韓頹當也是眼眶一紅。
在先王韓昭尚在世時,韓王部在幕北的日子雖然算不上好過,卻也還算是衣食無憂。
——起碼韓頹當、韓嬰這樣的貴族,是能保證吃飽肚子的。
甚至連去年,韓昭讓韓頹當南下馬邑,與漢室取得聯絡的舉動,也是‘養寇自重’的意味更重一些。
若非是今年,幕北如此劇變,韓昭依舊在世,那韓王部一時半會兒,根本不會考慮回到漢室。
道理再簡單不過:一邊是不受待見,寄人籬下,但還能勉強過得下去的日子,另一邊,則是可能會被殺一族譜的下場。
這樣的選擇題,但凡腦子沒問題,都不大可能會選錯。
誠然,封建時代的貴族,絕大多數都是沉迷享樂、滿腹雞鳴狗盜的人渣;但若論權衡利弊,卻沒有人能比他們做得更好。
——權衡利弊,是封建貴族的立身之本!
而在幕北發生鉅變,韓王部成為幕北部族垂涎欲滴的‘副本’時,作為封建貴族的韓頹當,也同樣做出了最準確的選擇。
——與其待在幕北,等待必將到來的滅亡,還不如到漢室碰碰運氣!
如果運氣好,那就是榮華富貴,安度晚生。
哪怕是運氣不好,被漢室揪著韓王信反叛一事不放,那也大不了一死,也終歸是魂歸故里,埋骨家鄉。
但現在,看著韓嬰臉上抑制不住的哀痛,回想起片刻之前,原本雍容華貴的王太后嘴唇慘白、乾裂,面無血色的模樣,韓頹當不由陷入一絲困惑之中。
“吾等此番南歸,究竟是對是錯呢······”
毋庸置疑的是,如果韓王部繼續留在幕北,甚至只要繼續留在匈奴勢力範圍內,那最晚到明年開春,就見徹底被風雪全部掩埋。
但要是南歸不成,所有人都死在了長城以外,那還不如留在幕北等死!
——好歹留在幕北是慢性死亡,而不是肉眼可見的立刻消亡。
“唉······”
“但願能順利抵達馬邑吧······”
暗自發出一聲感嘆,韓頹當便滿目蕭瑟的抬起頭,望向頭頂逐漸亮起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