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少帝成長計劃> 第0387章 三稜箭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387章 三稜箭頭 (1 / 3)

三稜箭矢,算是劉弘為此次馬邑之戰,所準備的幾個重要先進武器之一。

當‘和匈奴幹一架’的想法出現在腦海中之後,劉弘確實也想過:憑藉自己穿越者的廣闊認知,能給漢室新增一個怎樣的利器,對匈奴造成降維打擊。

但在一個又一個方案被材料、結構、成本、工藝等原因被否決之後,劉弘只能無奈的承認:在青銅器都還沒有被完全淘汰的漢室,一個穿越者想在短時間內,發明足以對匈奴人造成‘降維打擊’的武器,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首先不可忽視的一個問題,就是材料。

如今漢室鼎立不過二十多年,在歷史上,這一時期甚至可以被籠統的稱為‘秦漢交界’。

而在材料工藝學的角度上,處於戰國末期的秦王朝,實際上是青銅冶造技術的巔峰,還沒有進入到鐵、鋼時代。

倒也不是說,秦時的工匠能把青銅器玩兒的出神入化,卻弄不出來巴掌大的鐵塊,而是鐵器的鍛造工藝還不夠成熟。

青銅器有多催,柔韌性、可塑性有多底,在後世都是常識了吧?

——此時所能造出來的鐵器,甚至比青銅器還要脆!

若不是少府工匠級別的匠人鍛造,一般鐵匠敲出來的鐵製武器,甚至可能會被青銅劍批斷!

對於身為穿越者的劉弘而言,這很好理解:鐵器鍛造過程中,氧化物積存太多,碳含量和其他雜質也太多,使得鑄造出的鐵器不夠‘純’。

要先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就需要反覆千百次的重擊鍛打,把鐵器中含有的碳等雜質硬敲出去,以達成類似‘百鍊成鋼’的效果。

其次,就是鐵礦石的熔鍊過程中,所用到的煤炭質量。

煤炭質量越高,得出來的生鐵就更容易打造臣精鐵甚至是粗鋼;煤炭質量差,則鍛造出的產物質量也就更差。

——就好似後世全民鍊鐵,結果鍛造出來的都是廢鐵一樣。

沒談的問題,就不是現在的漢室能完善解決的了——要想得到高質量焦煤,那就需要挖煤礦。

煤礦又是各類礦產開採工作中最危險、坍塌可能性最大的一項,即便是在後世,煤礦坍塌使礦工被困的事故,也是層出不窮。

就現在漢室的開採水平,煤礦這種東西,一時半會兒還真碰不得。

除非劉弘有一天能找到一個辦法,能有無數充當消耗品的礦工為漢室挖礦,且漢室的光輝形象不會因此而受損。

這樣一來,得到足量的精製鐵器,以生產先進武器的設想,就只能被放棄。

——鐵都沒有,別說熱武器了,就連先進一點的冷兵器,都只能用青銅來代替!

考慮了很久,劉弘最終發現:無論是名震古今中外的唐陌刀,還是冷兵器時代遠端武器巔峰的神臂弓,如今的漢室都很難在短時間內造出來。

——起碼在鐵、鋼產量大幅提高之前無法量產,並大規模裝備軍隊。

‘發明創造’不現實,劉弘地注意力,自然而然的就轉移到了‘改進先有武器’之上。

不得不說,作為華夏古均國煮義的巔峰時期,秦漢交界前後數十年,華夏冷兵器時代的武器技術,幾乎已經達到了巔峰。

戈、戟、矛等長兵器,刀、劍、鐧等短兵器,盾、拒(馬)等防衛兵器、弓、弩等遠距離打擊武器,在如今的漢室,可謂是應有盡有。

而在這其中,最受劉弘關注的,其實就是弓、弩兩項。

或許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在面對匈奴騎兵靈活機動、騷擾的情況下,漢室最有效的打擊手段,就是遠距離殺傷。

至於各式長、短兵器,基本都很難派上用場。

——戈、矛等長武器,也就能讓匈奴人最靠前的一排騎兵捅下來,而後就只能被拋棄。

至於短兵器肉搏,那更是匈奴人的搶先——在遊牧民族史上,匈奴是少有的‘騎馬的步兵’。

匈奴部隊雖然以騎兵,但作戰方式卻總是更偏向於暴力美學的貼身肉搏。

這就使得漢室部隊在面對匈奴騎兵時,一邊希望匈奴人下馬,一邊又不希望匈奴人太快下馬。

因為匈奴人騎著馬,漢軍弓弩部隊很難捕捉靶心;可要是匈奴人下馬了,那就意味著漢軍陣列被衝散,開始全面肉搏混戰了。

在這種尷尬的局勢下,弓、弩等遠距離打擊武器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

——我就架著弓、弩,你不下馬我堅決不射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