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巳日,呂后去世,留下詔書,賜給每個諸侯王黃金千斤。將、相、列侯、郎、吏等都按位次賜給黃金,大赦天下。以呂王呂產為相國,以呂祿的女兒為皇后。
呂太后讓呂產為相國,讓呂祿的女兒為皇后,實際上是想要藉此勸呂祿、呂產打消做亂的心思。
但呂產做了相國,呂祿的女兒做了皇后,呂產就不高興了,說:“我做了丞相,卻還是劉氏的臣子;你的女兒做了皇后,以後你就是皇帝的外祖父了。”
聽到呂臺這麼說,呂產也只好無奈的低下頭,對呂臺拱手道:“我沒有這個意思,之前商議的事,我都聽兄長的安排。”
於是,呂產和呂祿連呂太后的喪葬之事都顧不上,就開始計劃起了謀反的事情。
呂后簡單安葬以後,呂產讓左丞相審食其做皇帝的太傅;實際上是為了自己全掌丞相府,為後來的作亂做準備。
就在這時,齊王劉襄寫信給各諸侯王說:“高帝平定天下後,分封子弟為王,悼惠王被封在齊國。悼惠王去世,孝惠帝派留侯張良立我為齊王。
孝惠帝逝世,呂后執掌朝權,年事已高,聽信諸呂,擅自廢掉和改立皇帝,又接連殺了劉如意、劉友、劉恢三個趙王,廢除了梁、趙、燕三個劉氏封國,用來封諸呂為王,還把齊國一分為四。
雖有忠臣進言勸諫,可是呂后昏亂糊塗聽不進去;如今呂后逝世,而皇帝還很年輕,不能治理天下,本應依靠大臣、諸侯。
可是諸呂卻隨意自己提高官職,聚兵率卒,增加威勢,脅迫列侯、忠臣,假傳皇帝之命,向天下發號施令,劉氏宗廟因此瀕臨危境;我率兵入京就是去殺不該為王的人。
就這樣,齊王劉襄發起了齊國十數萬兵馬,決定謀逆。
而與呂氏親近的琅琊王劉澤,成為了劉襄的第一個目標;在劉襄起兵之後短短几天之內,劉襄便裹挾了劉澤的兵馬,一起前往長安。
聽說齊王起兵,呂產呂祿慌忙拜潁陰侯灌嬰的大將軍,讓灌嬰率北軍三部都尉,和長安良家子八萬出關平叛。
呂祿、呂產想要在關中發動叛亂,但在朝廷他們害怕絳侯、曲逆侯等人,在外面他們害怕齊、楚二國的軍隊,又擔心灌嬰背叛他們,所以想等到灌嬰的軍隊與齊王交戰後再起事。
當時,太宗皇帝的弟弟濟川王劉太、淮陽王劉武、常山王劉朝,以及呂太后的外孫魯元王張偃,都因年紀太小未去封國,住在長安。
呂祿和呂產就開始盤算起來:如果事有不遂,就把太宗皇帝,以及濟川王、淮陽王、常山王、魯元王給捉拿,以此逼朝臣百官就範。
此時,周勃和陳平早已經接到了齊王的迷信,齊王說:“灌嬰和北軍,本王已經幫你們吸引到了函谷關外,剩下的,就要靠你們二位了。”
灌嬰引兵離開長安之後,周勃和陳平便開始謀劃,但兩塊虎符分別在呂產、呂祿的手上,呂產的那塊被借給了灌嬰。
聽說呂祿和曲周侯世子酈寄交好,周勃便決定把曲周侯捉拿,派人告訴酈寄說:“你父親在我手上。”
酈寄就是後來的酈丞相,是一個十分孝順的人;聽說父親被捉拿,趕忙跑到了周勃的府上。
看到父親被軟禁,還沒飯吃的模樣,酈寄撕心裂肺的說:“絳侯要我怎麼做,才能放過我的父親?”
於是周勃就讓酈寄把呂祿手中的虎符騙來給他。
酈寄不想背叛朋友,卻又不敢讓父親繼續受苦,便直接把此事告訴了呂祿,並說:“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了,還請你把我殺了,然後拿著我的人頭,把我的父親救出來吧。”
呂祿感動於酈寄的孝心,便把虎符拿給了酈寄,說道:“我們二人親近的就像親兄弟,你的父親也是我的父親。”
“如今我們的父親被人捉拿,我作為兒子,沒有不相救的道理。”
“你快拿著虎符,就把我們的父親救出來吧,我也要去保自己的命了。”
送別酈寄之後,呂祿便跑到了宮中,決定陪伴在皇帝身邊,實則是想借太宗皇帝身邊的衛士自保。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