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想著,田蘭便略有些興奮地抬起頭,卻看見劉弘那片刻之前,還略帶些笑意的面容,此刻卻是不見絲毫暖意···
“臣,臣妄言,陛下贖罪!”
見田蘭慌忙跪地請罪,劉弘勉強擺出一個相對淡然的面色,稍擺了擺手。
“無妨。”
“卿之所言,亦有可取之處。”
不冷不淡的客套一聲,劉弘便意有所指的望向田叔。
“然卿入仕未久,於吾漢家之政所知無多,日後還當謹言慎行,多以朝堂諸公之所為,以全己之所短···”
聞言,一旁的田叔也是趕忙一躬身。
“臣,遵旨···”
見田叔理解了自己的意思,劉弘才將目光從殿下收回,開始思慮起解局之法。
田蘭的‘意見’,其實就是讓劉弘修改一下方案,將冬小麥的收購價格降低,以緩解少府的資金壓力。
從金融學,以及經濟學、商貿學的角度而言,田蘭的意見並沒有問題:冬小麥的收購價格,只要別降的太過誇張,百姓就依舊會將冬天耕種出的冬小麥,賣給少府。
但田蘭的思維,卻依舊停留在了商人那一套‘先壟斷市場,再打壓成本’的死路上。
如果劉弘是一個商人,亦或是一個資本家,那劉弘大機率會認可田蘭的建議,以每石五十錢,甚至四十錢、三十錢的價格,收購今年關中所產的冬小麥。
待夏秋之際,市場逐漸出現糧食緊缺之時,再將研磨好的麥面撒入市場,以每石二百甚至三百錢的價格,豪攬關中大半財富。
但作為一個皇帝,劉弘絕對不可能答應田蘭的請求。
非但是劉弘,換做歷史上任何一個有所作為,且將百姓看的比螻蟻看的稍高一些的君王,都不會透過田蘭的提案。
原因很簡單:治國和行商,是行為、訴求、目的都截然不同的兩種東西。
商人逐利,是最本能,也最原始的訴求,一切都以謀取更大的利益為目的,在商人身上自然是再正常不過。
但對於一個政權,一個國家,乃至於一個文明而言,謀取利益,幾乎可以算作是最不需要考慮的事。
或者說,國家想要的‘利益’,和商人想要的‘利益’,是兩碼事。
就拿劉弘正在做的‘糧食保護價政策的推行’來說,本質上就是簡單的壟斷某一宗貨物的市場,從而達到控制市場價格的目的。
同樣都是壟斷市場,但在壟斷市場之後,商人想的是透過這個支配地位打壓成本,哄抬價格,以謀取更多利益。
田蘭‘降低宿麥收購價格’的建議,就是這個思維下的產物。
但國家壟斷市場的目的,卻永遠都不會是‘創造更多的利益’,或者說最重要的,永遠不會是此。
甚至就連如今的執政學派:黃老學,都因為其獨有的‘莊周夢蝶’,以及煉丹之術,而受到了此次事件的波及。
而未央宮內的劉弘,卻是對外界的紛紛擾擾充耳不聞,而是將全部注意力,放到了已經開始的‘春收’之上。
在過去,中原大地農耕工作大都是‘春耕秋收’,即便有百姓在冬天種植一些經濟作物,也屬於絕對意義上的個例。
但今年,關中卻經歷了史無前例的‘全面種植冬小麥’,以及在官府監督下的春季收穫、上繳農稅的盛況。
除了收穫,以及在收穫當場,給地方官吏上繳農稅之外,還有一件從未發生過的事,出現在了神州大陸。
——將自家田畝所耕種的冬小麥收割之後,關中百姓並沒有像往年秋收時那般,先將收穫搬回家裡,等糧商上門求購,出個好價錢。
反而是在農稅上繳完成後的第一時間,踏上了前往少府治粟都尉的路!
處於創業階段的糧食保護價政策,毫不意外的再次出現‘資金鍊短缺’的問題。
“四萬萬石啊···”
端坐於宣室殿的御榻之上,劉弘的手指不自覺的撫上下頜,在剛長出的髯須之上來回摩擦著。
殿少府卿田叔,以及負責糧食保護價政策的治粟都尉田蘭,正恭敬的跪坐於一旁,等候著劉弘給出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