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白了:光生氣、咒罵,是無法解決問題的。
田丹取代歷史上的中行說,成為新一代大漢奸已經是既定事實;作為掌權者,劉弘所需要做的,是針對性的制定反制措施和方案。
比如來年開春,劉弘就很有可能受到一塊長寬各一尺二寸,比常規規格長一寸的國書。
再比如後年的河南戰役,劉弘很可能要先面對匈奴派使團敲詐,在‘如願以償’的遭到劉弘拒絕後,匈奴人便將大舉入侵,掀起河南戰役。
如何解決這些事兒,才是劉弘應該考慮的。
總的來說,田丹的意外出現,對劉弘地計劃造成的影響並不大。
而在秦牧離開之前,劉弘懷著萬般無奈,終於將那句羞死人不償命的話,在秦牧面前道出。
“卿家中,可有適嫁之姊妹?”
即便是此刻,秦牧那喜出望外的神情,也依舊在劉弘腦海中眷戀不去···
但沒辦法:召回韓王部一事暫時被擱置,秦牧沒能從中撈取功勞,要想讓秦牧成功登上衛尉的位置,就剩下這一種辦法了。
——幸為外戚。
這樣的手段,在歷史上也是屢見不鮮。
高皇帝劉邦感念於小老弟石奮勤勤懇懇,又苦於石奮沒什麼能力,最終只能是收個石奮的姐妹入後宮,給石奮安一個外戚的頭銜。
至於文帝一朝,那更是不用說——若非外戚的身份,薄昭無論有多麼才華卓絕,都不可能官至車騎將軍。
收某個臣子的姐妹進後宮,在漢室屬於較高規格的‘恩賜’——高皇帝一朝,甚至有不少臣子把姬妾乃至於妻子送給高皇帝,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而秦牧的狀況又比較特殊:能力基本夠,但資歷不豐,家世不顯。
在這種情況下,劉弘若強硬的將秦牧扶為衛尉,那必然會讓那些正在排資論輩,或以顯赫家世行走於朝堂的功侯貴勳感到不滿。
任命秦牧為衛尉一事,甚至有可能在朝堂遭遇巨大的阻力,從而誕生變數。
資歷不夠老,身份不夠高貴,這個問題,也就只有這一個辦法了:收個秦家妹子入後宮,讓秦牧成為外戚。
外戚的身份雖然談不上多高貴,但也能勉強賦予重任了——皇帝給小舅子封官,朝堂也沒法說什麼。
對於如此高規格的恩賞,秦牧自然滿是歡喜,連忙道出了不下十個家中姊妹的人名、長相。
此番回家,秦牧就要開始準備送某個姐妹入後宮,從而撈取一個外戚的頭銜了。
當然,從現在開始,此事就不由劉弘做主了——後宮入嬪,加封外戚,都屬於太后的職權範圍。
按照正常的流程,秦牧回家會先和家中長輩彙報此事,等長輩同意,再親自去長樂宮拜見張嫣:太后啊,陛下想娶俺妹子,俺家裡長輩也都沒意見~
到了那時,張嫣就會先讓秦牧回去,暗中派人打聽秦氏女的脾性。
旬月過後,張嫣便會派人至秦家,考察一下選定的女子,並將結果告知劉弘。
作為兒子,劉弘自然是隻能說一句‘任憑母親做主’,而後,張嫣便會派人將那位女子接回長樂,教導其宮中禮儀。
雖然只是‘納妾’性質,但如此繁雜的程式走下來,等那個秦家妹子進未央宮,也得是來年開春之後的事兒了。
而劉弘最近最為頭疼的事,恰巧也與此有關。
——不知發生了什麼事,張嫣這幾日明裡暗裡,盡勸劉弘早日大婚!
雖然話沒說太直白,但隔三差五一句‘想抱孫子’,也足以讓劉弘抓耳撓腮。
按道理來講,劉弘倒也確實該立後了。
——加冠而親政,這兩件事中間,其實還夾著一件事:大婚。
男子加冠而成人,成人則當成家,成家方成人,故而臨朝親政也。
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先後順序。
天子親政,就等同於國家有主;天子已經可以主持各種政治活動。
而在漢室的政治活動中,女子,也是有參與權的。
魯母侯這樣的女侯爵先不說,即便是尋常功侯家中的妻子,在歲初大朝儀之時,也同樣要進入未央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