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歷經千百年滄桑的古都,洛陽城的防守強度,幾乎不會比長安城要遜色多少。
這還不是最主要的——洛陽一下,再往西,便是函谷關···
雖然劉章對劉則的建議,是‘取下洛陽,進可攻函谷,退可守洛陽’,但實際上,劉章對函谷關,根本提不起絲毫‘可取’的自信。
為今之際,只有拼盡全力,嘗試取下洛陽!
只要能把洛陽掌握在手裡,事情就還有轉圜的餘地。
最理想的狀況,甚至可能是長安朝堂遣使和談,齊軍得以撤回齊地···
強咬著牙,將腦海中的悲觀想法拋在腦後,劉章斂迴心神,將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劉將閭接下來的話語之上。
現在的齊軍,就像是一輛巨大的天啟坦克;但此刻,這輛坦克已經快沒油了···
在退路已決,只能一路向西的現在,要想順利抵達洛陽城下,這輛坦克,就必須把油加滿!
而方圓數十里乃至於百里之內,唯一可能有‘加油站’存在的地方,就是此時齊營以南十里處,正嚴陣以待的滎陽。
對於二十萬大軍攻取滎陽,劉章本該抱有十成的把握;但如今齊軍將士們的狀態,卻將原本的‘必然’化作了‘未知’。
這種情況下,劉章迫切需要知道滎陽守軍的戰鬥力,戰鬥意志,從而做出更準確的判斷。
在劉章、劉則,以及一起從齊地舉兵的諸兄弟目光注視之下,劉將閭反覆組織著語言,終是無奈的放棄,將真相完整的擺在了眾人面前。
“此刻滎陽城牆之上,守卒當不下三萬之數!”
將這則略有些沉重的資訊道出,劉將閭後續的話語,更是將帳內眾人推向了深淵。
“若以攻城之時所見,城內三萬守卒,當有戰卒近兩萬,青壯萬餘;然縱民夫青壯,亦頗具戰力,當多以壯卒充之。”
在漢室,每一個男子在十四歲之後,都要接受三年的軍事訓練。
這個政策,使得漢室的戰爭潛力,向‘全民皆兵’的方向無限逼近。
所以在漢室,未滿十四歲的男子,就被稱之為‘童’,意思是這個男子還沒長大,不能擔負戰鬥任務。
十四歲到十七歲之間的,則被稱之為‘備’,備者,預備役也;屬於漢室絕對意義上的‘未來儲備’,大多數情況下,也同樣不會上戰場。
十七歲,便是漢室男子法定的成年:男子十七而始傅。
滿了十七歲,男子就要開始承擔繳納農稅、口算、徭役,以及兵役等義務;但即便是法律意義上的成年,也無法使得這個年紀的男子被稱為‘壯’。
——十七歲以上,二十歲以下的男子,在漢室,被稱為‘傅’。
大概意思就是說:十七歲就始傅,屬於法律意義上的成年,但沒到二十歲,還是不算成人。
二十歲,才是漢室,乃至於古華夏絕大多數時期,所公認的男子成年年齡,即弱冠。
在滿二十歲後,男子會在家中長輩主持下接受‘加冠之禮’;加冠過後,才屬於絕對意義上的成年人,才能被稱為‘壯’。
籠統來說,二十歲以下的男子,也能被統稱為‘未壯’。
就像劉弘的便宜老哥,在呂后面前說下的那句‘吾未壯’,其意義就有兩種解釋:其一:我還不夠利害;其二,便是‘我還沒有長大,沒有成年’。
而劉將閭將滎陽城內,或自願或被迫自願上城牆協防的民夫成為‘壯卒’,其意味,遠比‘壯年’要嚴峻。
童、備、傅、壯,都只是此時形容男子年紀的說法;而劉將閭形容滎陽城牆上的守軍,多加了一個‘卒’字。
何謂卒?
——年紀在二十歲以上,並已經完成法律規定的兩年兵役,曾在邊地經歷過過一年邊防生活的退役軍人!
除此之外,還能被成為‘卒’的,就只有邊地常備邊防部隊、長安中央南北兩軍、以及地方郡國的常備部隊。
——就連地方官府的‘衙役’‘緝盜’這種類似警察體系的人員,都不足以在漢室被稱為‘卒’!
如此說來,劉將閭話中的意思,也就很明顯了:滎陽城內,有三萬軍人在防守!
其中淮陽郡的地方部隊將近兩萬,滎陽城內拉出的退役軍人一萬多!
從劉則毫無變化的面色可以看出,這個資訊所蘊含的內涵,劉則並沒有真正體會到。
而劉章聞言,卻是徹底陷入沉思之中。
“竟如此棘手···”
劉章暗自自語間,劉將閭卻並未停止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