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少帝成長計劃> 第0253章 飛狐南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253章 飛狐南下 (2 / 4)

在那樣的運轉模式下,除了真正掌握兵權的韓信一人之外,整個漢軍其餘所有將領,無論秩比高低,實際上都只是命令的執行者。

無論遇到什麼狀況,都只能按照戰前受到的軍令從事。

這樣做的好處自是明顯:除了韓信一人之外,其他所有人都不用思考太多,只需要按照命令列事即可;哪怕出了問題,只要是在遵從軍令的前提下出的,將官也不用承擔責任。

在那種模式下,柴武這樣的將領,能立下功勳的唯一途徑,其實就是淨斬首:殺敵數減去傷亡數,就等於將領此戰的軍功。

為正則賞,為負則罰;戰損比接近,則‘留職檢視’。

其實早在年初,以衣帶詔召飛狐軍趕往長安之時,劉弘就已經有這樣模稜兩可的命令了:以最快速度抵達長安城下。

當時,柴武雖有些詫異,但也只當劉弘年紀小,不懂軍陣之事,亦或是身陷為難,亂了陣腳。

直到這次,劉弘再度下發這種‘不管過程,只要結果’的詔命,柴武才隱約回過味兒來。

——如果劉弘不是將柴武看做整場戰役的‘帥’,那隻怕今後,漢軍將官收到的命令,都將會是這種全新的作戰指令。

拿柴武所收到的詔令來說,總結起來就一句話:保住豐沛、滎陽;酌情配合申屠嘉、灌嬰大軍澆滅叛賊。

至於怎麼打,在哪打乃至於幾個戰略點的優先排序,則俱無交代,全由柴武定奪。

當然,已經存在於漢軍法中的‘淨斬首’,自然也會作為戰後的評判標準。

“陛下所圖,只怕不止關東諸侯啊···”

作為沉浮宦海數十年,從屍體堆裡爬到如今漢室軍方三號人物的武將,柴武對於這種新型戰略命令形勢所會帶來的變化,自然是一目瞭然。

相較於曾經,一進一退皆有主帥掌控的戰鬥方式,這種只以結果論,並輔以‘淨斬首’作為評判標準的指揮方式,將極大地發揮出中層將官的主觀能動性。

例如在過去,一位校尉遇到敵人,只能按照上司的安排,或戰或遁;但在這樣的指揮模式下,這個校尉可以參考自己在本場戰役中的任務,自主決定如何應對這支敵軍。

如果任務是消滅地方有生力量,那就打;如果是佔領戰略要點,那要麼先打再走,要麼繞開,乃至於聯絡附近友軍,合理打擊這支敵軍,以完成戰略目標。

想到這種可能性,柴武就莫名有些興奮起來——如果真能將這種指揮模式推行,哪怕只是推行到校尉一級,所取得的效果也絕對不小!

至於推行到隊率,乃至於底層的屯、曲一級···

“呵,倒是老夫著痴了···”

如果這種‘目標責任制’推行到屯、曲,那必然會引發混亂——屯、曲的主官,幾乎都是大頭兵爬上來的!

這樣的人,別說對軍法戰陣了,只怕連上司的命令,理解起來都有些費勁。

讓這些人發揮主觀能動性,與下令全軍無腦騎砍沒有任何區別。

柴武不知道的是:在不過十年之後,漢室野戰軍從率五十人的曲長開始,就都會變成熟讀各家兵法,地形地貌深記於心,放在此時都可堪司馬之用的高素質軍官所組成。

“都尉。”

正思慮間,先前那小將便靠近了些,稍一拱手:“哨卒皆已佈下。”

聞言,柴武不著痕跡的稍點點頭,便示意小將坐下。

“方才,校尉言吾等南下,則北牆或有警,而飛狐都尉鞭長莫及,無以為援。”

“若以尋常事日,校尉所言,確無不實。”

說著,柴武取下腰間的乾糧袋,語調中稍帶上了些提點的意味:“然今歲,匈奴縱犯邊,亦勿以千人之軍至。”

對於負責漢室北牆安穩的飛狐軍而言,‘千人’這個詞,算得上十分敏感。

在駐紮于飛狐逕之時,但凡邊牆哪個方向派人來求援,飛狐軍要問的第一個問題,必然是:胡可滿千?

蓋因為多年的經驗,使得飛狐都尉十分清楚地知道:‘千’,就是判斷匈奴人戰略目的最主要的參考。

千人以下,就是某個部落窮的活不過冬天,方捨命入侵,以搶掠過冬物資。

這樣的狀況,飛狐軍基本是派出一支司馬,就不再關注的。

——沒辦法,匈奴人都是騎兵,來去自如;又是以搶掠為目標,等飛狐軍支援過去,人家早就搶完東西跑走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