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少帝成長計劃> 第0239章 三人成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239章 三人成虎 (1 / 3)

是日夜,朝堂百官雲集丞相府,意欲拜會左相審食其而不得,終只得轉換陣地,聚集在尚冠裡內的北平侯府外,請見御史大夫張蒼。

劉弘一招‘釜底抽薪’,硬生生將自己所有的舉動解釋為‘正常’——御駕親征,乃為親會代王劉恆,以解釋代王太子遇刺一事;而最終結果,自然是‘代王幡然醒悟,護送聖駕回長安’。

至於代王為何引兵之蕭關,甚至於為何要護送劉弘前來長安,未央宮都給出了極其合理的解釋:奉天子、太后詔,擬代王恆移封睢陽事,遂以國兵護王太后同至長安,待詔命頒佈,再一同趕往睢陽,就國為梁王。

即便是代王率兵入關,卻仍舊留軍隊駐紮代國,也是被劉弘輕飄飄一句‘恩封代王次子武繼王代地’,而化作雲煙。

後自代王府傳出的訊息,更是讓漢家朝臣體會到:封建帝王的手段,究竟能狠辣到何種地步。

——代王太子劉啟,壓根兒就沒死!

至於坊間為何會有‘王太子身亡’的輿論,未央宮卻是保持了沉默,只透過不可取證的渠道,隱晦傳出劉弘一句自語:絳侯既死,此間事便不再議論···

事已至此,陳、周為首的誅弘集團,注將消失在漢家政壇。

現在,朝堂百官真正擔心的,是劉弘此次‘釣魚執法’,究竟以何為目的。

——究竟是隻誅陳平、周勃等權臣,還是要將火力擴大向陳平周勃為首的開國功勳集團?

不得不說,今日朝會,劉弘對於周勃的處置,讓朝臣百官心中大安:周勃愧疚自盡,雖然身死國除,但終歸是保全了家族傳承。

這讓朝臣百官對於劉弘那句‘兩千石將相不辱’,終於有了基礎的信任。

說來,周勃也並非是第一個享受這種特殊待遇的貴族了。

最開始,太僕汝陰侯夏侯嬰,因為沒按時接劉弘上早朝,被罪之以大不敬,旋即入獄。

在最終的官方記錄上,汝陰侯國廢黜的原因,便是‘侯嬰羞愧自盡’。

周勃也不是第二個——高廟牆垣受損事件,讓二世平陽侯,守禦史大夫曹窋,成為了第二個透過自我了斷,從而獲得‘保全家族’待遇的頂級勳貴。

只不過那兩次,劉弘並沒有逼迫,也沒有將話說開;無論是夏侯嬰還是曹窋,都屬於‘自願羞愧自盡’。

直到這一次,劉弘在光明正大下達‘公卿二千石將相不辱’的詔命後,面臨周勃‘矯詔’的事件時,透過讓周勃‘被動羞愧自盡’的舉動,驗證了其詔命的真實性:說將相不辱,就肯定將相不辱!

說給你個好死法,便絕不會處以腰斬之刑。

這讓朝臣百官心安之餘,又不由暗自擔憂起來。

——汝陰侯夏侯嬰,那可是高祖貼身心腹,食邑六千九百戶的頂級徹侯!

平陽侯曹窋,更是坐擁平陽縣一萬零六百三十戶租戶,實打實的‘萬戶侯’!

絳侯國,雖比不上一萬多戶的平陽侯國,但也比汝陰侯國的食邑高上不上——九千一百戶!

說白了,這些人得到如此特殊的政治待遇,那幾乎是必然的——政治正確。

無論是從‘存亡續斷’的角度,還是從老劉家‘優待功臣’的政治輿論工作角度考量,都使得某某開國侯因罪失國,十幾年或幾十年後被天子復家,變得理所應當。

不止此三家,只要屬於開國功侯中,對國朝建立功勳顯著的家族,即便斷了香火,也必然會在將來另立旁支,以承襲家祠。

如已經斷嗣的酇侯一脈,未央宮便已有風生透露:天子欲以蕭相國後嗣旁支中遴一忠厚者,以繼酇侯宗祠。

與酇侯同樣可能被‘復國’的,還有在半年前,因倒向呂氏而被陳平、周勃廢黜的舞陽侯(樊氏)一脈。

而如今朝堂之上,除卻已經享受到這項特殊待遇的周勃,以及可能即將享受到的陳平和劉揭,其餘的人,都與‘將相不辱’的待遇扯不上關係。

三公中左相審食其、御史大夫張蒼;九卿者衛尉蟲達,廷尉吳公,奉常劉不疑,少府田叔,宗正劉郢客,郎中令令勉,太僕陳濞,均屬於當今劉弘地班底。

在劉弘此番離京期間,陳濞、令勉都是隨駕出行;留在長安的皇黨成員,也絲毫沒有與‘周勃矯詔’一案牽扯上關係。

若非劉弘刻意壓制輿論,將周勃攻打未央宮的事摁下去,蟲達、田叔等一票皇黨成員,只怕還能因守護未央宮的功勞而得到賞賜!

而‘將相不辱’的政治規則所涉及的範圍,劉弘在詔書中說的很清楚:只針對秩二千石以上,爵位關內侯以上的朝臣、勳貴。

且先不提關內侯以上的徹侯階級,都是天然具備丞相競爭權的頂級勳貴,光是‘秩二千石及上’的要求,實際上就已經將範圍給釘死:三公九卿,地方郡守,及諸侯王相!

再結合此次事件的特殊性,實際上只牽扯到長安朝堂,就使得‘將相不辱’的規則,在此次事件只有三公九卿共十三人可以享受到。

而這十三人當中,有九人都是皇黨成員···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