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之首重,乃丞相攜百官而至長樂,蔑視太后之命,意欲強朝未央。“
即便是將話題拉回,將陳平的正式目的揭露之時,那謁者也仍舊保持著氣度,面上帶著那彷彿鑲嵌上去的溫潤笑容。
“鄙人只一言:丞相欲朝太后,而太后未允。“
“丞相果欲悖逆人倫,至吾漢家孝道人倫之國策不復存焉?“
聞言,陳平眉角肉眼不可見的一挑。
“倒是塊璞玉啊。。。“
“可惜啊。“
只為這個年輕謁者默哀半秒,陳平面色陡然一肅!
“諸公卿曹,舉刃!“
“隨本相同入長樂,拯太后於賊子之手!!!“
※※※※※※※※※※※※※※※※※※※※
“誰敢?!!“
一聲中氣十足的男性吼喝,讓氣氛愈發劍拔弩張的長樂宮西牆之下,為之頓然一滯。
在陳平,劉揭,朝臣百官,以及那位青年謁者的注視下,一位老者,在一群年齡各異,卻無一不戰意盎然的官員陪同下,從紊亂的人群中緩緩走出,不時發出乾啞的輕咳聲。
“几杖!“
“那是何人?“
“噓~噤聲!“
在人群的討論聲中,那老者的面容,終於顯露在眾人面前。
不過數息之內,長樂宮外聚集的朝臣百官,平民百姓,乃至於宮牆上的甲士,以及那青年謁者,無已不深揖在地。
“後學末進XX等,參拜安國侯,敬問老大人無恙!“
即便是身為漢室丞相,如今臨時攝政的陳平,亦是不得不做出晚輩之禮,深深一拜:“曲逆侯平,參拜老太傅。。。“
安國侯,王陵。
自劉弘坐穩皇位以後,便逐漸在朝堂銷聲匿跡,卻讓任何一個人,都不敢忘記的存在!
太祖高皇帝末年,呂后深恐親子劉盈以此未壯之年無從執掌天下,遂向高祖劉邦提出了那道流傳百世的難題:蕭相國之後,何人可為漢之相國?
劉邦想都不想,脫口而出:平陽侯曹參,具治國之才,安國之能,可為蕭何之繼任者。
聞言,呂后看了看年過耳順的蕭何,再看了看更老的曹參,值得扶額長嘆,再問道:曹參之後呢?
這下,劉邦猶豫了。
至於劉邦片刻之後,告於呂后的答案,在如今漢室已是人盡皆知。
——安國侯王陵,公忠體國,忠心位謀臣之首;雖無治世之才,然可做安國之用。
曲逆侯陳平,其才不輸曹參,然終歸資歷尚淺;驟居高位,難服於朝臣。
且曲逆年齒過青,閱歷不豐,雖有強國之謀,然無安國之斷;當多加歷練,以效安國侯之長。
曹參之後,王陵繼任相國之位,以休養生息,養民安富;待曲逆侯得以長進,再任之以為相,以謀勵精圖治,興吾漢室之強。
劉邦的軍事才能,在後世各有議論,有人認為上佳,也有人認為其鯨吞天下,全憑韓信。
執政才能更是一邊倒:無論是經濟破壞政策——三銖錢,亦或是亂七八糟的禮法,都證明劉邦的屬性,在“治政“一項上嚴重偏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