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恆又只好著急忙慌跑出來宣佈:淮南王死,朕甚哀之;盡封淮南王四子為候···
沒過多久,劉恆又擔心天下百姓以為自己是圖謀淮南國,就將城陽王劉喜移封為淮南王,以證明自己不是饞劉長的封國;賜劉長諡號‘厲’,史稱淮南厲王;併為劉長建造了諸侯陵園。
足足過了八年之後,劉長的幼子意外病死,那則童謠再一次喧囂至上,劉恆無可奈何之下,只好又讓劉喜重新做回城陽王,並將淮南國一分為三,封劉長還活著的三個兒子分別為諸侯王···
這還是劉恆掌權之後!
劉長還只是劉恆的弟弟!
就更別提現在只是個傀儡的劉弘,去治罪宗室長輩劉興居了。
所以,劉弘只能將劉興居交由奉常劉不疑‘教導’、‘勸誡’。
當然,劉弘也不是以德報怨的聖母;即便沒有明言治罪,也隱晦的提醒了一下劉不疑:如果東牟侯實在頑固不靈,那奉常也不要太過勉強了~
嗯,從劉不疑當時驚駭的目光來看,應該是明白劉弘地意思了。
·
還沒到宣室殿,秦牧便前來稟告:代王請見。
略一思考後,劉弘便讓秦牧去召劉恆至宣室殿。
好巧不巧,劉恆前腳剛坐下,奉常劉不疑後腳便趕到了宣室殿。
實際上,九卿衙門基本都離皇宮不遠;如少府、衛尉、郎中令等九卿部門的主衙,更是就在未央宮內。
心中一動,劉弘制止了慌忙起身,打算到側殿迴避的劉恆,令其在一側旁聽。
隨著劉不疑最後一句‘東牟侯油鹽不進,仍口出狂言以汙陛下’的話音落下,劉恆的心頓時提到了嗓子眼。
劉弘則是微微瞥了一眼劉恆,人畜無害的對劉不疑笑道:“東牟侯既不聽奉常勸誡,便由高祖皇帝替朕管教東牟侯吧···”
劉不疑此舉,大致是不想髒了羽毛,將皮球踢回到了劉弘腳下。
想到此處,劉弘語氣陡然一冷:“送東牟侯至高廟,於祖宗神主前思過。”
劉弘輕描淡寫般的話語,頓時令秦牧的工作量劇增——過不了幾天,東牟侯國也將不復存在了,不出意外,秦牧還是得上門‘搜查’一番···
原因很簡單:高廟日常的祭祀和維護,依舊是由劉不疑的奉常衙門負責。
這都過去了一天一夜,劉興居還活著,劉不疑已經很失職了!
如果再讓劉興居活著走出高廟,那劉不疑就得替劉興居,去劉邦的神主牌前面壁思過了···
·
·
·
PS:劉興居和夏侯嬰是直接動手弒君者,他倆要是活下來,那太不合理了。
九卿衙門的所在地我忘了是在什麼書上看到過,總之是正經史書。少府、衛尉、郎中令三個衙門在未央宮內;奉常和宗正則是在長樂宮內;廷尉在武庫附近,兩宮之間;治粟內史根據歷史上‘晁錯私損高廟圍牆,被申屠嘉逮住’來看,應該是在長安城最南,兩宮之間,緊鄰高廟;高廟則有門直通未央宮內。太僕和典客···慚愧慚愧,我給忘記了,又沒有找到相關文獻。
如果有大佬對相關知識有所涉及,佐吏恭聞教誨。